在克服寒潮、干旱、冰雹、麦收期间降雨等不利因素的影响后产量连增,河南气象部门交出了一份令人满意的精细化气象服务保障答卷。
气象科技智能化 助力夏粮连增
在鹤壁市淇滨区钜桥镇刘寨村万亩高标准粮田里,气象部门安装的农田信息监测系统对农作物生长情况进行24小时监测,气象科技人员通过星陆双基监测平台,对空气温湿度、土壤水分、风向风速和叶面积等要素进行分析。当通过实时画面和监测数据,发现病虫害或农田土壤水分、空气湿度等要素达到预警值时,气象部门就会及时向广大农民发布预警信息。
“气象部门在农田里安装了这套设备,实现了农作物从种到收的可视化监测。这些设备是我的‘千里眼’和‘顺风耳’,坐在屋里就可以知道地里啥情况。”全国“十佳农民”、聚喜来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唐全合说。
在漯河市郾城区、临颍县30万亩方和舞阳县泥河洼16万亩方高标准粮田里,漯河市气象局建设了现代农业气象科技示范园,开展农田小气候、土壤水分、六要素气象自动观测,开展虫情监测、农业气象适用技术推广、人工增雨作业等。
如今,河南气象为农服务已经形成从地面到卫星、从固定到移动、从点到面的立体化监测网,实现了全市高标准粮田建设到哪里,现代农业气象科技示范园就跟踪服务到哪里。
为农服务社会化 筑牢丰收基础
“今天下午,鹤壁市局部短时阵雨,偏北风转南风3级左右,夜里多云转阴……”5月20日,在鹤壁市淇滨区耿屯益农信息服务社门口的电子显示屏上,滚动播出当天的天气预报以及生产建议。鹤壁市气象局利用益农社,探索气象为农服务社会化新途径。
“我们与农业部门签订协议,在全县13个农技推广站建设气象信息服务站,在场所、人员、设备、技术等方面开展合作和共享,进一步拓宽了气象为农服务的渠道。”驻马店市西平县气象局局长焦国树说。
今年以来,河南省气象部门开始探索新的服务模式,气象服务社会化工作在各地开花结果。鹤壁将气象服务纳入各级政府社会化服务体系,与中鹤集团、聚喜来农机专业合作社、农信通集团公司等龙头企业或专业组织合作开展气象为农服务;漯河利用农村电商渠道开展气象为农服务,将现代化农业气象平台融入益农社信息平台;许昌鼓励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农业种养大户、农村合作社、公益化社会组织等在内的多种社会力量加入气象信息服务队伍。
目前,全省11个试点县中已有70多个气象信息服务站融入了地方农业技术推广站的建设当中,各试点县充分利用现有的河南省现代农业气象业务平台、河南省现代农业气象服务平台等 信 息 化 平 台 开 展 针 对 性 服务,为河南夏粮连增打下坚实基础。
麦收期间,河南省各级气象部门密切监测天气变化,根据全省夏收夏种进度,每天制作、发布各类服务产品,为各级政府科学部署夏收夏种、农民合理安排农事活动提供有效的气象服务,确保增产增收。
此外,河南省气象部门与农业部门联合开展田间调查和分析研判,动态地掌握天气状况对小麦生产的影响;与植保部门会商,利用电视天气预报节目及时播发病虫害防治建议;组织农业、植保、统计、粮食等部门召开全省小麦产量预报会商会。
河南省副省长王铁表示,河南省今年夏粮丰收,气象部门功不可没,精细化的气象服务为河南农业防灾减灾和粮食丰产丰收做出了突出贡献。
更多相关信息,还请您继续关注我们的官方网站,环球粮机网 http://www.worldl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