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的重要作用毋庸置疑,对于进军全国市场,提升产品的附加值都有不小的作用。那种单纯依靠销量来取得发展的方式越来越行不通。”业内人士指出。
从贴牌到“有牌”
“2012年,我们‘香贡世家’获得中国驰名商标,对于企业市场知名度的提升,销售区域的扩展都能起到不小的作用。”江西鹰南贡米有限公司董事长杨正青表示,未来企业的大米产品将走中高端路线,一方面发力有机大米加工,提升大米产品的附加值;一方面布局终端,将大米产品从传统终端大宗市场、粮店等直接深入到消费者自身,设立大米体验店,直接面对终端消费者。
“低端市场销量是很大,但是这并不是长远发展之路,我们之前还代工过沃尔玛的‘惠氏’品牌,为其生产大米,但这都不是长远发展之路。”杨正青说。
2013年,湖南绿海粮油有限公司的“绿海”牌也获得了中国驰名商标,董事长贺洪林曾为此奔波多时。
值得一提的是,辽宁盘锦晶泽米业有限公司活用公司旗下两个品牌打拼市场。而湖南省灯塔米业有限公司的“万福香”在2014年获得了中国驰名商标时,总经理龚育冬就表示低端大米加工之路虽然量大,但是附加值越来越低,加上现在经济不景气,沿海打工人数逐渐降低,人数回流,这对于企业的销量产生不小的影响。
据了解,目前晶泽米业拥有“锦泽”、“欣光”两个品牌,其中“锦泽”主要以有机、绿色产品为主,价格、毛利率都比较高,是企业的高端产品;“欣光”牌则以传统大宗市场为主,走中低端路线,面向社会进行大宗销售。不过遗憾的是,粮油加工企业在努力获得属于自己的品牌时,一些品牌却不得不面临改换门庭的命运。
2009年上市的“湘鄂情”如今被创始人孟凯挥泪卖掉,一句“公司要还债、要转型”让人不胜唏嘘。2011年的上市企业湖南万福生科(湖南)农业开发股份有限公司12月11日发布公告称,因偿还债务,公司股权结构发生变化,第一大股东由龚永福、杨荣华夫妇变成了桃源湘晖农业投资有限公司,实际控制人为卢建之。由于股市造假,万福生科实际控制人换人,究其原因竟然也是为了“还债”。
名牌之后的渠道更新
无疑,公司品牌知名度提升之后,销售思路和销售策略也会进行战略调整。“公司的外包装设计、包装材质、营销策略,品牌推广策略都会进 行更新,中高端产品大都价格较高,还揣着传统的‘卖粮油’思路肯定不行。”一位粮油企业老板表示。
众所周知,传统的大宗粮油销售渠道从生产企业出来之后,经过中间商,然后再进入到中间的粮店、超市等销售机构,环节繁多,一些时候企业也会与超市直接进行对接。
“我们这里的大米大都是从吉林、黑龙江等生产厂家直接送过来,然后我们再批发给粮油店或者超市,一些大型的餐饮饭店或者机关食堂,或者学校也会直接进行购买,不过时间段比较集中。”北京锦绣大地粮油批发市场从事粮油生意的付老板告诉记者。
不过他告诉记者,他主要销售的还是中低端大米为主,高端大米比如说现下的有机大米、绿色大米也有,不过他进的货并不多,不好卖是主要原因。
“既然申请到了中国驰名商标,我们当然是想好好利用这个品牌优势,将其打造成为公司新的利润增长点。”某大米加工企业老板表示。话虽如此,如何利用这个优势,如何围绕优势打造新的产品成为摆在这些企业面前的一道难题。
当前很多企业都提到了转型,抱团取暖,尤其是互联网思维,利用互联网作为传统企业拓展销售思路,开 辟新的销售渠道的重要工具,关键是转型怎么转,互联网思维如何利用,怎么样能够实现风险和效益的均衡。
业内人士指出,粮油加工企业负责人的年龄大都在40~50岁左右,部分人士的年龄甚至超过了60岁,互联网对于他们依然还是一个新东西,这个东西怎么用,将其与公司的传统业务结合如何才能实现最大的效果。
“业内并没有成熟的例子供他们借鉴,一些传统的上亿规模的转型对于鲁花、五得利这些资产规模过百亿的企业而言并不具有借鉴意义,他们要求的是转活,而不是转死。微信、电子商务平台虽然已经成熟,但是关于农产品的板块依然比较‘新’,很多企业的电商之路走得比较坎坷。”上述人士表示。
资料显示,中国目前全国涉农电子商务平台已超3万家,其中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已达3000家。然而,农产品电商亏本运营却是行业现状。其中,菜管家运营4年来总计投资3500万元,到目前仍是亏本运营;武汉家事易短短两年半时间电子菜箱覆盖了1200多个社区,累计投入6000多万元,虽然每日成交量不小,但基本上都是亏本支撑。一些已经在天猫、京东、亚马逊上进行销售的粮油企业也是亏多盈利少。更多相关信息,还请您继续关注我们的官方网站,环球粮机网 http://www.worldl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