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储粮起初进步公众的视线范围,就和粮仓“硕鼠”有关,中储粮是腐败案件的多发区,这次的粮库“以陈顶新”事件曝光,又让中储粮再次陷入信任危机。在中央反四风力度如此之大的当下,这些粮库仍然以陈顶新、顶风作案,毒害了百姓的身体,伤了百姓的心,这也暴露出了那些规制粮食收购、储备各个环节的制度机制存在严重的漏洞,被一些不法分子轻易突破钻了空子。
我国是一个农业粮食大国,粮食生产安全关系着百姓的切身利益,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作为粮仓负责人,本应身系百姓利益,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可是粮仓“硕鼠”再现,贪婪成性,面对上千万的巨额差价,权力令他们陷入纸醉金迷、忘乎所以,即便是反腐高压态势下也难挡诱惑,眼睛红了,心却黑了。
我们不难发现在这起事故中官商勾结滋生了腐败的温床。一位神秘的粮商称粮库主任是其亲兄弟,这种非同寻常的亲缘关系,也正是一些权力“暗流涌动”的原因,这些“硕鼠”贪官他们选择“曲线救国”,在反腐高压之下,许多以权谋私者看似收手,实际转到地下,使得巨额国有资产收益被蚕食。还有的国企领导更加“任性”,干脆直接安排亲属管理,用于转移甚至“洗白”其贪腐所得。
从央视报道看,“以陈顶新”在业界已不是秘密,而是一种尽人皆知的潜规则。这暴露出了粮食监管制度的严重漏洞。如果没有举报,没有记者暗访,潜规则之下粮库、粮商利益均沾,套走本该惠及农民的巨额补贴,而粮农又看不到自身的直接利益损失,腐败的盖子很难被揭开。那些制度规定就形同虚设了,许多以权谋私者利用业界“潜规则”的庇护,为所欲为,陈粮轻易被“洗白”,轻而易举进入国家粮库,在养肥粮仓“硕鼠”的同时,损害的是老百姓的切身利益。
更多相关信息,还请您继续关注我们的官方网站,环球粮机网:http://www.worldl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