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操作人员
主要原因有技术不熟练,操作技能不高,不遵守操作规程;操作时粗心大意、质量意识差;人员配合不密切;设备有效利用率低。
(二)机器设备
新机器虽然由质量检验合格出厂,但是经过贮存、装卸、运输等,可能会产生损伤。特别是安装调整不当、装配质量差、不按照安全操作规程正确使用和保养,都会使机器不能发挥效能。人为原因造成频繁的排除故障、事故修理,直接影响油品质量和生产能力。启用新机器,一定要对榨膛进行除锈、磨合、试榨,在正式入榨前设法提高榨膛温度,保持进料---出饼通畅。
(三)入榨油料
筛去泥沙在加工过程中泥沙会吸油,降低油菜籽的出油率。在加工前应先筛去泥沙。原料含杂质高、质量等级低,都会直接影响出油效率和生产能力。对于收获、曝晒、运输和贮存过程中,带进的杂质(有机杂质如植物茎叶、皮壳、蒿草、麻绳、布片、纸屑和各种粮粒,无机杂质如灰尘、泥土、砂石、瓦块等)和含油杂质(病虫害粒、不实粒和异种油籽等),金属杂质(铁钉、螺钉等),应当利用机械设备进行清理、筛选,并按要求实施预处理工艺过程。

(四)工艺条件
入榨水份和入榨温度对出油率的影响:无数事实证明,尽管对菜籽榨油机行为控制良好,但由于入榨水份和入榨温度控制不好或不稳定,同样难以产生正常的效果。入榨水份和温度直接影响料胚物理性质和化学过程。理论研究的结果说明:料胚应当具有适当的水份和温度,即料胚流动性要好,油脂粘度与表面张力要尽量降低,保证料胚有适当的塑性和弹性,才能保持正常的榨膛压力。实际试验也表明:料胚入榨水份含量不能低于成饼极限,同时入榨温度的适宜范围为110~130℃。
如果水份过高,将会使料胚产生团块而影响出油;反之水份过低时,料胚被压榨成粉末状,容易焦化反而堵膛。同样,如果温度过高,料胚中的醣类焦化,蛋白质等成份被破坏,油色变深,影响油品质量;反之,温度过低时,不能形成正常的物理变化和生化的条件。
控制炉火一般用平底锅炒菜籽,都是在全部炒熟时再开口将菜籽倒出,每次都有1.5-2公斤菜籽粘在锅底被烧糊。因此,当菜籽炒到八成熟时,就要打开上部灶口,封住下部风口,以控制炉火。具体操作方法是:在灶口墙上砌一个活动槽,嵌入一块活动铁板,需要大火时,把铁板向上提,封住炉口;当需要文火时,把铁板往下放,封住风口。
以上是我们整理的影响菜籽榨油机出油率的因素,更多相关信息,还请您继续关注我们的官方网站,环球粮机网 http://www.worldl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