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谷物烘干机械发展虽有近30多年不断的探索历史,已经有50多家生产企业.,但产量都不大,技术含量低,成熟机型不多,产品种类少,而且耗能高, 自动化水平低,缺乏适合农机专业户、种粮大户及村组使用的中小型多功能烘干机械。全国现有谷物烘干机械2万多台,每年机械烘干谷物仅占全国总产量的1%左右,而世界发达国家机械谷物烘干占总产量的95%左右,可见我国谷物烘干机械发展远远不能适应于谷物生产发展需要。
谷物烘干机械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制约因素:一是农业劳动力持续增加,全国13亿多人口中,8亿在农村,绝大多数剩余劳动力在农村,农业剩余劳动力压力巨大,这无疑对代替劳动力谷物烘干机械增长产生逆向影响;二是农民收人增长缓慢,这样将直接影响农民农机购买能力;三是农产品进口增加。出口减少,特别表现在加人WTO之后;四是农机扶持政策不到位。同时,还应清醒地看到谷物烘干机械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不利因素:一是谷物烘干机械投资大;二是投资回收周期较长;三是农民产业化经营水平低,社会化大生产组织服务体系和机制远未形成;四是原粮的含杂率高,水分不均匀,对干燥机械性能质量要求较高。
开发适合我国国情的中、小型多功能、多种热源的机型,要综合考虑使用经营模式及跨区流动作业为发展方向,使其结构简单、价格低廉、热效率高、生产率高,具有很好的推广前景。
1)热源方式选择。根据当地能源条件尽量选择多种能源干燥机,如电、柴油、煤油、太阳能和秸秆等。以增加适应性。前3种比较普遍,温室太阳能干燥系统接近自然干燥状态,干燥后的粮食味道好,不污染食物和环境,成本低;但系统投资高,受气候变化影响很大,只适用于光照时间长的地区。
2)根据功能选择。一机多用,除能烘干粮食外,也能烘干诸如油菜籽、中药材、食用菌、淀粉等多种农产品,具备杀菌、消毒等多功能;干燥机应具有全自动计算机控制系统,水分检测、干燥速度、谷物温度、谷物量、外界气温变化对干燥温度修正、燃烧温度、定时停机、定水分停机等安全保护控制由计算机完成,这对有效控制谷物品质、品味、爆腰,节能降耗具有重要的作用。
3) 容量型号选择。机型大小是由农业生产条件、规模决定的。我国农户分散、规模小,小型干燥机具有更强的适应性。
建立粮食烘干加工销售中心。通过农民在完全自愿互利基础上成立新型农业合作社或专业合作经营组织,由农业合作社统一建立一个或多个粮食烘干加工销售点,形成产加销一体化经营中心。在商品交换原则的基础上,以社员或成员获利为基本宗旨,在合作社内,生产环节是一家一户经营,相互之间只存在质量竞争,而不存在价格竞争;产前、产后服务,特别是烘干、加工、销售环节是合作社负责经营,社员按照人会时的承诺把自己的产品全部交给合作社,按统一标准进行机械化筛选、分级、烘干、加工、包装、销售,合作社成员一起分担加工过程的各种费用,然后根据各人售出的情况,共同分享利润,如果亏损则共同承担。这种形式可以有效地提高农民抗御市场风险的能力,达到效益最大化的目的。
更多相关信息,还请您继续关注我们的官方网站,环球粮机网 http://www.worldl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