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环球粮机网  >  粮机厂家动态 >

王伦世:为了把更多技术传授给农民

来源:环球粮机网发布时间:2015-07-14 16:38:47

——记王伦世和他的农技服务工作室

  在山东省平度市南村镇崖头村,有这么一间特殊的工作室,它的主人不是设计师,也不是广告人,更不是什么娱乐圈的大腕,而是一名普普通通的农民。

  3月27日,记者驱车前往南村镇崖头村。刚到村口,就远远看到了马路边矗立着的一块大型广告牌,蓝色底的巨幅照片上印着十个醒目的红色大字:王伦世农技服务工作室。底下的一行小字写着服务热线。

  “看,照片上的那个人就是王伦世,工作室的主人,也是我们这儿有名的农业土专家。”同行的平度市农业局工作人员指着广告牌自豪地对记者说,“这牌子都成这里的地标了。”

  本领过人,仅凭一片叶子就能为农作物断病

  “我这工作室开了快三年了,每天都有不同地方的人来。广告牌子立在外面,高高的,方便大家认路。”见到记者,王伦世这样开场。

  49岁的王伦世是土生土长的崖头村人,个子瘦高,皮肤黝黑,一套蓝色西服穿得有点发白,看起来他跟村里的其他农民没啥两样。15平方米的工作室就开在自家的小客厅里,在将记者引进屋子后,他显得有点不好意思:“这里资料有点多,有点乱。眼下不是春耕春管么,前两天青岛电视台刚找我录完节目,马上就要播了。”

  正在采访,一辆三轮农用车“突突突”地驶进院子,只见一个中年农民从驾驶室跳出来,拎着一把黄瓜秧子急匆匆地冲了进来:“王师傅,快出来帮俺看看,这黄瓜到底是咋回事?”王伦世接过耷拉的黄瓜秧子仔细地看了看:“这是茶黄螨。你要赶紧全棚打药,注意控制大棚的温度,不要超过32摄氏度,但也不要太干旱,不然螨虫就都上来了。”“没大碍吧?”中年农民还有一些不放心。王伦世笑了笑:“没事,这是慢性病。但如果不注意的话,损害还是很厉害的。”中年农民这才长舒了一口气。

  “你是哪个村的?常来找王师傅做技术指导吗?”趁着王伦世去配药的工夫,记者问。

  “我叫胡文斌,是仁兆镇胡家庄的。王师傅可是我们这里有名的农业专家,只要看一下叶子的情况,就能立刻能说出是什么病害,一看一个准。我一有问题就来找他,听说还有人赶四五十里路过来的。

  喏,冲的就是这块牌子。”胡文斌指了指马路边立着的工作室牌子,拿上配好的农药,又“突突突”地开着车走了。

  仅仅是看一眼作物的叶子,就能准确诊断出庄稼的病害。王伦世在农民眼里,简直就是一个奇人,即便是在平度市基层农技员队伍里,他的本领也是数一数二。“老胡来咨询的这种病不难看出来,但一定要有经验。”王伦世说得很谦虚,“庄稼地里无小事,如果农技员误诊了,那就会给农民带来损失。所以,干农技,必须要有绝活,本领必须过硬。”

  痴迷科技,不断学习成为农民土专家

  王伦世的这一手绝活究竟是怎么练成的?

  “我喜欢农业科技20多年了,也种了20多年的地,看多了,学多了,自然就会了,这些都是经验积累的。”王伦世告诉记者,自己对蔬菜种植有着特殊的爱好,早在上高三的时候,为了学习邻镇的蘑菇技术,他就曾逃学拜师,用洗脚水在床底下偷偷种蘑菇。这也促成了他与农业科技的不解之缘。

  1985年,高中毕业的王伦世在镇中学担任民办老师,从那时起,他就处处留心收集各种农业知识。1988年,因为美术和音乐特长,王伦世被推荐到镇政府做文化宣传员,在工作间隙,他经常把镇里订的农业刊物看了又看,还将实用的技术剪下来做成了一本本的剪报。然而,王伦世还是觉得不过瘾,1989年,他报名参加了中央农广校的农技推广中专班,开始系统学习农业科技知识。

  1992年,中专毕业的王伦世回到家乡开始种蔬菜。“当时亲戚朋友都说我傻,放着好好的铁饭碗不要,偏要一门心思回家种地,这不是傻是啥?”回忆起当年的情景,王伦世自己都忍不住笑起来。

  1997年,南村镇推广发展冬暖式蔬菜大棚,镇政府派王伦世去寿光市参加培训。历时7天的培训,王伦世早出晚归,别的学员一个本子都记不满,而他却记了满满6本笔记。“当时课程紧,很多内容记不下来,我就画画啊,就一边记一边画。”说着,王伦世拿过一张纸,随意勾画了两笔,一个西红柿和一片黄瓜叶子便跃然纸上。

  然而,当王伦世真正成为农技员,走进菜地里时却有些不知所措,有点儿傻眼,在书本上学到的很多“本事”竟然派不上用场。“那个时候学的理论多,但真到地里干起活来,不知道如何下手。”从那时起,王伦世便隔三差五地带上照相机往地里跑,把看到的问题都拍下来,刨根问底地学透、学懂。病因找不到,查资料看;技术不到位,找专家问。从青岛到济南甚至北京,都留下过他学习的足迹。也正是凭借着一腔热情,王伦世成为了远近闻名的土专家。

  2009年,王伦世考上了青岛农业大学大专班,还没毕业就被聘为青岛农业大学的客座教授。提及这件事,王伦世不禁腼腆起来:“主要是我种地有经验,老师每次上课提问,我基本都会,而且答得非常好。后来,教授们还特地到我的蔬菜大棚来参观,看我管理得不错,就决定聘我当客座教授了。”他显得有些不好意思,又说了一句,“我这个土教授,不给大学生们上课,专们给我们的农民学员讲课,给老乡讲,最亲切。”

  热心传技,QQ、微信成了科技服务新手段

  从2011年起,平度电视台、青岛电视台便陆陆续续找王伦世做农业科技节目了。2012年,王伦世成立了自己的农技服务工作室,为周边农民免费提供技术服务。2013年,他又开通了科技服务热线,为农民提供更为便捷的远程技术指导。

  王伦世原来自己种了3个大棚,效益都很好,如今只剩下一个。问他为什么?他说:“主要是平时太忙了。一方面我既要上学,又要去讲课做指导,没有更多精力去管理大棚;另一方面,与种地相比,我觉得自己的职责是把技术传授给农民。”

  由于经常出去讲课,王伦世为自己配备了一整套电子设备。在他的工作室里,投影仪、照相机、笔记本电脑、移动硬盘,一个都不少。他还学会了做PPT,外出讲课,随身就带着一个U盘。谈话间,王伦世还拿出了自己的手机刷微信。记者拿过来看了看,王伦世的朋友圈里大概有600多位好友,还有几个微信群,都是种蔬菜和经营农药种子的。“我微信上最多的就是农民朋友。他们发微信咨询,特别方便。对了,我的QQ里也有1000多个好友,QQ咨询也很方便。”王伦世说得有些兴奋,“我喜欢用智能手机,像素一定要高,拍的蔬菜要能看清楚病害,上网还要快,现代化的信息咨询,当然要靠高科技。”

  就在带记者参观自家大棚的时候,王伦世发现一片黄瓜的叶子蔫了,他赶紧用手机拍了一张照片:“现在是黄瓜管理的关键时间,我们这是同一批苗,别人家可能也会遇到这样的问题,我得赶紧告诉他们。”一转眼,他就已经将文字配图片发到了朋友圈。

  做了20多年的农技指导,王伦世早已记不清去过多少大棚,拍过多少张这样作物病害的照片了。“我的PPT都是自己做的,素材就是这些照片。许多照片上的病害,农业专家都没见过。他们还想问我要照片,用来出书。”王伦世想了一下,“但我想留着,说不定将来我自己也能写一本书呢。”

  2014年,王伦世考上了青岛电大社会工作专业本科班,现在正在上课:“我还有个合作社要管理,这需要我有更多更专业的知识。”

  在王伦世的名片上,一共有4个头衔。除了青岛农业大学客座教授外,他还是山东省《农村大众》报服务三农专家、青岛市农业科技110服务专家、平度市高级专家协会专家。“这4个头衔中,您最看重哪一个?”记者问。“都不看重。”王伦世想也没想地说,“我只想当一个被我们农民朋友认可的‘王师傅’。”更多相关信息,还请您继续关注我们的官方网站,环球粮机网 http://www.worldlj.com/

分享到:0

010-58594039

扫一扫,粮机资讯早知道

孙经理:13520642629(手机/微信加好友) QQ:2926794671 负责地区:江苏、浙江、甘肃、新疆、天津、上海

点击与我交流

魏经理:13552598995(手机/微信加好友) QQ:736936652 负责地区:湖南、湖北、青海、贵州、内蒙、广西、宁夏

点击与我交流

王经理:15311291834(手机/微信加好友) QQ:728246949 负责地区:安徽、江西、四川、山西、云南、重庆、福建

点击与我交流

李经理:15340094058(手机/微信加好友) QQ:1606650298 负责地区:山东、北京、西藏、广东、海南、陕西

点击与我交流

王经理:15313137632(手机/微信加好友) QQ:3213739617 负责地区:河南、河北、吉林、黑龙江、辽宁

点击与我交流

我们的愿景

最受欢迎的粮油机械招商网站!

我们的使命

通过互联网服务提升粮机行业的发展!

我们的口号

找方法才能成功,找借口只会失败!

我们的理念

一切以用户价值为依归!

我们的目标

做最好的粮机网,让招商变的简单!

合作伙伴

友情链接

安徽云龙

安徽谷王烘干机械有限公司

界首金龙

河南茂盛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江苏国粮

湘粮机械

湖南郴州粮机

捷赛机械

浙江齐鲤

合肥泰禾

安徽聚力

浙江齐鲤

郑州好粮油展

江苏晶莹

久超

安阳永正

美亚光电

东龙节能

三维输送

衡水金谷

郑州万谷

河南华泰

安徽辰宇

版权所有 环球粮机网-www.worldlj.com Copy Right 2010-2015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备15007387号-2

本站是专业提供粮机、粮食机械、粮油机械、粮食输送机、粮食钢板仓、粮食烘干机、粮机配件等网络平台及企业名录

本站只起到信息平台作用,不为交易经过负任何责任,请双方谨慎交易,以确保您的权益。

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发布虚假.劣质.非法等产品信息

关闭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