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了“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可如果没有给作物提供安全的生长环境,恐怕会“种瓜无瓜、种豆无豆”。粮食问题,归根结底在土地。最后一期“聊一聊”的主角是一位在食品领域深耕的“用粮大户”,他就是全国人大代表、汇福粮油董事长石克荣。他关注的是土壤安全问题,而与之密切相关的,就是我们所有人“舌尖上的安全。”
见到石克荣的时候,他手里正捏着今年两会带来的:“关于预防土地重金属污染的建议”。
记者:您是为什么会特别关注这个问题呢?
石克荣:原来中央电视台报道过,湖南毒大米和广东毒大米的事。有毒大米毒在哪呢?实际就是重金属。重金属来源于什么呢?主要还是土壤。
石克荣,1957出生,北京人,高中文化。现任汇福粮油集团董事长,每年北京人民口中将近一半的食用基础油,都从他手里经过。让石克荣开始关注土壤安全的,正是2013年震惊全国的“镉大米”事件。紧接着他给我讲了一个,他们食品生产圈儿里的真实故事。
石克荣:有一种技术加工蛋黄磷脂。他是生产出这种蛋黄磷脂,还能生产蛋黄油。鸡蛋加工出来蛋黄磷脂、蛋黄油、蛋黄粉三种产品,比如说一斤鸡蛋4块钱,他可以卖30块钱的产品,提升了最少8倍的价值。但由于我们重金属超标,我们的蛋黄磷脂出口没人要。
石克荣:就因为我们的玉米。鸡饲料主要是豆泊和玉米这两种,由于你的玉米残留物、重金属超标,已经影响下游的产品了。鸡蛋本来动物已经转化完了,但它吸收那点重金属人家欧洲都能化验出来,100吨油里面有一毫克(重金属)均匀混合之后都能化验出来。过去人不重视,如果我们太严重的时候可能就危害人的健康。
再来看看2014年国土资源部的一组数据:全国土壤环境整体不乐观,耕地质量堪忧。全国土壤总点位超标率为16.1%,其中耕地超标率为19.4%。“工业‘三废’、农业化肥农药、城市生活废水”成为公认的土壤污染来源。
年轻时当过生产队长,又干过公社农机站,石克荣开始熟络的列举起田间地头“过量施肥”的那些事儿。
石克荣:土壤污染过量施肥。我们国家施肥量比欧美国家大多了,同样是一亩地产2000斤粮食,我们多好几倍。尤其分散的家庭式农业,全靠人工瓤(音)。比如说冬小麦,浇地的时候,随着水就瓤化肥。尤其氮肥,50%、60%都蒸发了,跟二氧化硫结合形成酸雨,恶性循环。
石克荣:两季、三季稻,过量使用磷酸二铵。你要一年种三季的话,那你使了三次磷肥,甚至更多。
记者:最担心的污染源是化肥,除了这个之外还有什么?
石克荣:那工业废水,城市的废水,农民浇地就这个水。
一方面,我国粮食产量虽然十一连增,但仍有很大缺口,每年必须从国外进口相当数量的粮食;另一方面,日益严峻的土壤污染问题,让现存的粮食生产也面临风险。石克荣解释,以大豆为例,我国2014年进口量超过7000万吨,增加12.7%。他自己的企业,每年也需要从国外进口上百吨大豆,维持正常生产。
国外每年只能提供2亿多吨的谷物,中国谷物消费量每年超过5亿吨。世界上没有哪一个国家能够为中国提供充足的谷物来源,中国人的饭碗要牢牢端在自己的手里:
石克荣: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你没有好了原料,你能做出饭来吗?我到不是说我的企业需要不需要,但是如果中国人吃的东西都不相信自己产的东西的时候,那时候我们更可怕。土地污染,这东西都要不得了。没有原料你只能靠进口。更多相关信息,还请您继续关注我们的官方网站,环球粮机网 http://www.worldl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