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日进口玉米拍卖乏善可陈
本周临储玉米拍卖量531.24万吨,与上周基本持平。其中内蒙古72万吨,辽宁35万吨,吉林161.6万吨,黑龙江231.8万吨,东北4省区保持500万吨的水平。此外,还有进口玉米1.76万吨,跨省移库玉米29.08万吨,大多为此前反复投放尚未成交的玉米。与前两周一样,本周进口临储玉米率先拍卖,其中:2011年北京地区600吨全部成交,成交价2250元/吨,略低于现货2300元/吨以上的价格。按照计划销售美国2号黄玉米17516吨,实际成交600吨,成交率3.43%,整体成交较差,山东、天津粮源全部流拍。
南方移库玉米拍卖全部流拍
相较而言,南方移库玉米成交则已连续第四周全部流拍,因近2500元/吨的拍卖底价与廉价进口谷物的夹击,拍卖成交难回暖。
龙江玉米补贴效果仍待观察
鉴于上周五,仅黑龙江再度上调深加工企业竞拍补贴(由200元/吨翻番至400元/吨),周四“非龙江”玉米成交率偏低自然可以理解。然而,根据有关部门测算,即便给予黑龙江深加工企业每吨400元补贴,酒精且依旧亏损100-200元/吨,仅当地淀粉企业可盈利200-300元/吨,为此本周黑龙江玉米拍卖成交率可能有所好转,但难以根本扭转,且在国产深加工产品原料成本居高、在国际市场缺乏竞争力情况下,其效果仍有待观察。
综上所述,眼下黑龙江深加工补贴翻番是否能够推动临储玉米拍卖成交率回升,低质玉米库存大幅下降令人期待,短期其效果可能有所体现,但因补贴力度不足,最终会回到原点,这也是现阶段市场愈来愈注重风险的原因所在,部分饲料企业已经明显开始逐步降低库存储备。此外,目前正处于我国临储玉米拍卖敏感期,后续鼓励临储玉米出库的政策更需关注,也是风险点之一。更多相关信息,还请您继续关注我们的官方网站,环球粮机网:http://www.worldl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