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价格
截止4月24日,吉林长春、松原、四平地区2014年产三等玉米收购价(单位:元/吨,下同)分别为2260、2260、2320元(平均2280),分别较4月初下跌30、30、20;出库价分别为2310、2310、2300(平均2307),下跌10、10、20。黑龙江省玉米收购平均价2210,持平;出库平均价2230,持平。辽宁省收购平均价2330,持平;出库价2340,持平。山东、河南、河北2014年产三等玉米收购平均价2334、2254、2303,下跌7、上涨30、上涨7。锦州港14.5%水分优质玉米收购价2350-2360,下跌30-40;理论平仓价2400-2420,持平;广东深圳港口14.5%水分东北产优质玉米成交价2460-2480,下跌50-70。销区上海三等玉米站台交货价为2520,下跌20;福建福州为2600,下跌20。
影响因素
其一,农户余中余粮基本见底。截止目前,距离临储玉米收购结束已不足一周时间。据国家粮食局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截止4月15日,东北临储玉米收购量已突破8000万吨,达到8106.78万吨,超出去年1100多万吨。同时,目前东北产区农户手中余粮已经基本见底,其中黑龙江、辽宁及内蒙部分地区余粮基本售罄,我省农户手中余粮已不足一成。后期市场粮源将主要依靠临储拍卖来供应。
其二,临储玉米拍卖性价比低遭“冷遇”。本周(4月23日),临储玉米第三轮拍卖如期进行。其中,临储投放2012年国家临时存储移库玉米292673吨,全部流拍;进口玉米销售在范围北移之后成交率也再难达到连续两周100%的水平,计划销售美国2号黄玉米40888吨,实际成交33980吨,成交率83.11%。从此次成交结果来看,由于临储拍卖维持低量低质的拍卖节奏,且与国内市场相比拍卖粮源性价比偏低导致市场成交再售冷遇。不过,随着4月底东北临储玉米告一段落,临储成交结果持续不理想是否会导致5月份临储玉米拍卖细节有所调整成为众所关注的焦点。
其三,进口高粱等替代性品种到港进度加快,饲料养殖市场依然疲软。4月份以来,国内进口高粱等替代性品种到港进度加快,尤其是在广东等南方港口,4月份之后到货量将继续增长,且全年度新增替代量预计超过400万吨,这对销区港口玉米价格构成较大抑制,并反过来影响北方港口和东北产区市场。同时,近期饲料养殖市场依然疲软,根据农业部数据,3月份全国4000个监测点生猪存栏连续第6个月环比下降,其中能繁母猪存栏更是连续第19个月环比下降。
其四,2015年玉米意向种植面积增长1.9%。国家统计局一季度报告称,根据全国11万多农户种植意向调查,2015年全国稻谷意向种植面积增长0.2%,小麦增长0.7%,玉米增长1.9%,棉花减少11.2%。据此估算,2015年我国玉米播种面积可能达到3778万公顷,已经连续15年增长。如果保持上年5.817吨/公顷的单产水平,2015年我国玉米产量可能达到2.1977亿吨,达到历史最高水平。
后市预测
当前,国内玉米市场最为关注的就是后续临储玉米拍卖情况,为了缓解临储玉米库存压力,在东北临储玉米收购即将结束之际,国家拍卖数量能否有一个量的突破(去年每周竞拍数量在500万吨左右),同时,临储是否会增加进口玉米拍卖数量,或者增加性价比相对较高,有利于饲料企业使用的优质玉米比重值得我们继续关注。毕竟,按照目前拍卖粮源品质来看,成交率偏低意味着临储拍卖难以起到补充国内玉米供应的作用,自然对市场利空影响有限;若5月份临储拍卖维持“控盘”的基调,政策与市场博弈间市场或难现大幅波动,反之则市场进一步偏空。更多相关信息,还请您继续关注我们的官方网站,环球粮机网:http://www.worldl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