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13年稻谷产量为20329万吨,中储粮收购的政策性稻谷达3257.5万吨。而2014年政策性稻谷拍卖量仅为422.7万吨。在大量稻谷转为临储库存后,2014年稻米市场走势却十分平稳,波动不大,显示市场粮源并不紧缺。而这种现象仍在持续。2014年国内稻谷产量为20642.7万吨,较2013年增加313.7万吨。截止收购期结束,共计收购政策性临储稻谷约3200万吨。而截止当年3月底,临储稻谷拍卖成交量还不到200万吨,成交率依旧较低,流拍现象持续上演,表明市场供需依旧较为宽松。在托市稻谷被大量收购后,市场表现出供应仍较充足,并没有出现大范围的短缺现象。那么问题来了,稻米需求去哪儿了呢?
在生产持续增产的情况下,对商品需求构成影响的主要是流通和消费。在流通环节的购销存三个环节中,稻谷储备轮换基本保持稳定(实际上由于粮食安全重要性提高,稻谷储备规模逐年扩大,而轮出则因行情等因素影响近几年小于轮入量,也就是说近年来稻谷储备需求其实是增长的)。在当前我国经济持续增长和人口依然增加的情况下,大米需求总体上也呈稳步上升的趋势,个别年份可能会有所波动,但一般不会发生大幅下降。因此很可能是收购环节出现了新的问题。
首先,观察一下大规模托市收购之前的2012年稻米流通情况。
2012年,我国稻谷产量达20429万吨,较上年增产328万吨,增幅1.6%,是当时有史以来的最高水平(仅低于2014年的20642.7万吨)。当年进口大米231万吨(折合稻谷约350万吨,不含走私大米),同比大增3.1倍,为本世纪以来的最高水平。出口大米27.9万吨。净进口大米超过200万吨。当年产稻谷收购期结束,共收购新产早稻877万吨、中晚稻5390万吨。虽然国内稻谷大幅增产,进口大量增加,但2012年国内稻谷供求总体平衡,市场运行相对平稳,并没有出现大的供应过剩现象。托市收购仅在小范围启动,共收购托市粳稻356万吨。
2013年,国内稻谷产量较上年减产95万吨,大米进口下降了7万吨,净进口较上年减少约28万吨(折合稻谷超过40万吨),而据国家粮油信息中心预计,2013/2014年度国内稻谷需求较上一年度减少了约520万吨。但当年托市收购稻谷却达到了3257万吨,较上年大幅增加了约2900万吨。且2013年临储稻谷没有投向市场,而稻米市场运行依旧较为平稳,没有出现供求失衡现象。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
一方面是农户需求大幅减少。由于城镇化快速推进和美丽中国的建设,农村人口不断下降,单个农户养殖业不断萎缩,导致农村粮食需求量也大幅下降。同时,随着家庭农场和合作社的不断壮大,稻谷商品率不断提高,农户存粮不断下降。据统计,截至2013年9月30日,江西、湖南等8个早籼稻主产区累计收购新产早籼稻969万吨,比上年同期增加92万吨。截至2014年2月28日,湖北、安徽等14个中晚籼稻主产区累计收购中晚籼稻2973万吨,同比增加903万吨;黑龙江、江苏等7个粳稻主产区累计收购粳稻3220万吨,同比增加855万吨。三项合计,收购旺季结束,农户稻谷较上年同期多出售了1850万吨。由于2013年稻谷产量为20329万吨,较上年减产95万吨。若把这一因素也考虑进去,则农户手中稻谷存粮较上年同期减少了约1950万吨。
另一方面是企业需求减少。在农户需求大幅下降的同时,企业对新稻的需求也出现了大幅下降。据统计,2013年,托市收购的政策性稻谷达3257万吨,因农户多出售1850万吨外,企业非托市收购的稻谷也较上年减少了950万吨左右[当年旺季总收购量7162万吨-当年托市收购量3257万吨一(上年旺季总收购量5212万吨-356万吨)]。虽然旺季收购量与全年收购量不能等同,但基本可以反映出企业稻谷收购量总体减少的趋势。企业稻谷收购量减少除了一部分因终端需求下降外,还有一部分是因企业对后期市场不看好,库存消耗而没有及时回补,导致企业库存较上年同期大幅下降。而据国家粮油信息中心预计,2013/2014年度我国大米需求达19635万吨,较上一年度减少了约500万吨,因此企业库存实际较上年减少了约450万吨左右。
由于农户需求下降1850万吨和企业需求下降950万吨,两项合计减少了2800万吨,加上大米走私进口和储备粮轮换等因此影响,是导致2013年托市收购大幅增加的主要原因。
2014年,农户稻米需求在上年大幅减少的基础上继续小幅下降。而企业稻谷库存因前期被大量消耗,需要进行一定的回补,收购量较上年同期增加。据统计:2014年收购旺季结束,粳稻同比多收购了689万吨,中晚籼稻同比少收了152万吨,早籼稻少收了123万吨。农户合计同比多出售了414万吨。因2014年稻谷增产313.7万吨,农户手中稻谷存量继续较上年下降了100万吨左右。企业收购的非托市稻谷数量则较上年增加了427万吨[当年旺季总收购量7646万吨-当年托市收购量3200万吨一(上年旺季总收购量7162万吨—3257万吨)]。
2014年政策性稻谷拍卖量为422.7万吨。其中,投放政策性临储早籼稻成交12.27万吨,政策性临储中晚籼稻成交249.81万吨,政策性临储南方粳稻成交62.16万吨,政策性临储东北粳稻成交98.5万吨。大米净进口量上年增加38万吨(折合稻谷60万吨左右)。同时,2014/2015年度我国大米需求达20028万吨,较上年增加了385万吨。推测出企业实际库存较上年同期增加了约500万吨,基本上回到了2012年的水平(由于稻谷各品种的托市收购量等不同,具体库存水平也不一样)。
综上所述,虽然近两年国内稻谷托市收购大幅增加,由于稻谷生产连续增产,加上农户存粮大幅下降,企业的库存并没有同步大幅下降。也就是说,当前市场粮源总体并不更多相关信息,还请您继续关注我们的官方网站,环球粮机网:http://www.worldl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