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环球粮机网  >  粮机厂家动态 >

五常大米造假迷局:官员做掮客,因一起交通事故暴露

来源:环球粮机网发布时间:2015-07-08 10:52:07

  近年来,五常大米屡屡曝出造假问题。业内人士估算,黑龙江五常大米年产量至多为105万吨,但目前全国市场上标售的“五常大米”至少有1000万吨。这意味着,市场上90%的五常大米都是掺假的。

  记者深入五常市调查发现,过去,五常大米造假的主要方式是往大米中加香精、加蜡等添加剂,但目前五常大米造假出现了升级版——“调和米”。所谓“调和米”,又称为“勾兑米”,就是将外地水稻或者五常当地产的非稻花香品种水稻掺到传统的稻花香中,按不同比例勾兑而成“调和米”,最后以稻花香所占比例核定价格。

  去年底,黑龙江依兰县发生的一起交通事故,意外地牵扯出一个从外地收购水稻到五常市销售的利益链。记者发现,“调和米”勾兑的利益链条上,催生了大批“掮客”,他们大多有政府官员背景,能够打通各种关卡,暗中操纵大米买卖。

  五常大米之乱,既包含大米产业品牌保护和监管的困境,也体现在大米生产和销售环节所衍生的这条灰色利益链的野蛮生长。

  一起交通事故揭开的造假迷局

  “近些年五常勾兑大米催生了大批掮客,这些掮客大多有政府官员背景,暗中操纵大米的买卖。这些五常市的掮客能从外地收稻并且顺利通过政府设置的关卡,再卖给五常市的加工企业。”

  近年来,市场上的黑龙江“五常大米”造假泛滥。这些问题大米包括“杂牌米+香精”,以及“调和米”掺假等等。其中一个重要的造假手法,是收购外地的水稻到五常倒卖给当地大米加工企业,再勾兑成“五常大米”进行销售,从中赚取丰厚利润。

  去年底,黑龙江哈尔滨市依兰县发生了一起交通事故,意外暴露出“五常大米”造假迷局的冰山一角。

  交通事故引发质疑

  翻着儿子倒卖水稻的账本,刘焱力数度落泪。

  去年底,丈夫邱广生和儿子邱实在收粮途中遭遇车祸身亡。

  2014年12月5日下午放学后,在五常市冲河镇中心小学担任教师的刘焱力回到家中,丈夫和儿子正在吃饭,在座的还有两位名叫梁金英和梁金彪的人。

  刘焱力这才知道,丈夫和儿子要和这两个人一起去外地找粮。

  晚上快7点的时候,刘焱力就接到依兰县交警方面的电话,警方说邱实等人在依兰段服务区发生交通事故了,请家属尽快赶去。

  待刘焱力赶到依兰县时,李润民及妻子、儿子李赫奇一家三口已经先期到达。刘焱力后来才知道,同去收粮的梁金英和梁金彪是堂兄弟,均是李润民舅家的孩子。

  依兰县公安局交通警察大队出具的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显示:2014年12月5日18时许,梁金英驾驶超速行驶的黑AD3298号捷达牌小型轿车,沿G1011国道由西向东行驶至依兰段南侧服务区时,因冰雪路面操作不当车辆撞到服务区卫生间墙上,造成车内乘车人邱实、邱广生、梁金彪受伤,邱实、邱广生经抢救无效死亡、车辆损坏的交通事故。

  同时,该交通事故认定书明确指出,牌照为“黑AD3298”的捷达牌小型轿车机动车的所有人,是五常市公安局。

  在交通事故发生后,围绕交通肇事赔偿问题,刘焱力和李润民多次协商谈判未果。

  刘焱力说,李润民家收水稻,丈夫邱广生和儿子邱实是替他去寻找粮源。

  李润民则回应称,他的儿子李赫奇和邱实是很好的朋友,他们是合伙收水稻。李润民还强调,自己从未参与收水稻。

  由于肇事车辆的所有人是五常市公安局,刘焱力也要求五常市公安局履行赔偿责任。

  在五常市公安局拒绝赔偿以及与李润民谈判未果的情况下,2015年2月,刘焱力将肇事车辆所有人五常市公安局以及机动车使用人李润民、李赫奇起诉到依兰县法院。

  4月24日,依兰县法院公开审理了该案件。

  在法庭上,五常市公安局没有拿出首次车转让的手续。刘焱力称,“政府车辆应该公开拍卖,有一定程序,而公安局没有相关拍卖手续证明。”

  在打官司的同时,刘焱力还到黑龙江省有关门举报李润民作为公职人员利用公车经商并造成严重伤亡的违纪行为。

  对于肇事车辆是否归属五常市公安局问题,记者致电曾参与处理刘焱力信访事件的五常市公安局长副局长王诚,他称“在外地出差,一两句说不清,”让记者联系该局法制科长孙宝学。但孙宝学对于本刊采访要求未予回复。

  外地粮勾兑五常大米

  6月4日,李润民接受了记者采访。李润民称是他的儿子李赫奇在做水稻生意,一再强调自己没有参与倒卖水稻。

  去年,李赫奇毕业后没有找到正式工作,一直在家待业。10月,秋收季节,看到有人从外地往五常市贩卖水稻,赚取大笔利润,于是李赫奇也开始想做水稻生意。

  据李润民介绍,生意好的时候,每车水稻能挣到3000~5000元,但不好的时候,还有可能赔钱。收购的水稻一般是从佳木斯、牡丹江、依兰附近购买的“假长粒”,也有部分是在五常当地卖的稻花香。

  李润民表示,李赫奇收的水稻主要销往五常市内的中粮米业(五常)分公司、蓝天米业以及恒大米业。

  刘焱力则称,他们收的水稻基本都卖给中粮米业(五常)分公司,“因为中粮公司就在李润民管辖的片区,他能弄来指标。李赫奇刚毕业,一个孩子能有什么关系背景,主要就是靠李润民的关系弄来中粮内部指标。他们从外地收水稻,每市斤1.51元,转手卖给中粮公司的价格就是1.91元,赚取中间的差价。”

  “中粮收粮是对外的,卖粮有的要排两天两夜,有时我们还要去中粮门口维护秩序。我后来了解,中粮是有指标的,但是咱们没那个关系,也要不来指标。李赫奇一共收了几十车粮,卖给中粮大约有8~10车吧,这些我先前都不知道,是事后听说的。我没有参与经商。”李润民说。

  6月2日,中粮米业(五常)分公司行政人员刁方铭表示,中粮米业(五常)分公司收的水稻“都是五常市范围内的,并且只接收与合作社有订单的水稻,不接收五常市以外的水稻”。

  官员涉嫌担任掮客

  2014年底,有媒体曝光五常大米勾兑事件,五常市开始严查从外地将水稻运往五常的车辆。

  李赫奇和邱实从外地往五常市贩卖水稻也发生在此期间。据记者调查,目前从外地向五常贩卖水稻已经形成巨大的利益链。

  这些“隐形米商”从外地收水稻,再倒卖给五常市的加工企业,这一转手一斤水稻可以挣0.3至0.5元,每车水稻最低装载在30吨以上,如此算来,每车水稻至少能挣1.8万到3万元。这个买卖可谓利润丰厚。

  对于倒卖外地大米到五常再进行勾兑、造假的行为,五常市政府部门也曾组织工商、质监、公安等多个部门联合打假,甚至采取了“四门落锁”的方式封锁外地水稻进入。

  知情人说,尽管政府采取封堵措施,但勾兑、造假现象并未得到遏制,参与者既有个人,也有企业,甚至有个别政府官员也参与其中。

  五常市粮贸商业街上聚集了多家水稻种子经销处以及大米销售企业,某企业负责人直言不讳向《中国新闻周刊》记者称,五常市某位现任官员拥有该企业的股份。

  一位不愿具名的知情人士向记者透露,五常的一些官员或明或暗参与当地大米种植、生产和销售,有的官员在大米加工企业持有干股,有的则是通过亲属持股,甚至有些官员以顾问身份在企业中担任职务。

  “近些年五常勾兑大米催生了大批掮客,这些掮客大多有政府官员背景,暗中操纵大米的买卖。这些五常市的掮客能从外地收稻,并且顺利通过政府设置的关卡,再卖给五常市的加工企业。”上述知情人说。

  行政力量推动

  五常市位于黑龙江省南部,水稻种植已有170多年历史,曾被评为“优质大米之乡”。

  在2000年以前,五常大米的市场已经可以用“乱”字来形容。“五常大米袋子遍地都是,但大多是装了其他地方的米,每斤便宜几毛钱,口感差别却很大。”

  2001年7月,五常市大米协会作为注册人申报并取得了“五常大米”产地证明商标。2002年,由五常市农民育种专家田永太经过20年精心培育成功的“五优稻1号”“长粒香”大米,通过了美国绿色营养食品协会认证。更为重要的是,凡通过美国绿色营养食品协会认证的产品,将在北美和欧洲许多国家获得免检资格。

  随即,五常市领导表示,将大力发展绿色水稻种植和研究,并对五常大米进行深加工,将小包装、精工细作的优质绿色大米打入国际市场。

  要想将五常大米推向高端市场,不仅是终端售价价格高,更重要的是大米全产业链的重新改造。

  当时五常市基本以本地小作坊式米厂为主,不仅规模小,米厂与农户之间也只是简单的买卖关系,在销售环节各个小企业也是各自为战。

  当时的五常市领导认为,要生产高质量的、纯正的五常大米,就要从育种、培训、检测,加工、销售各个环节整合。而这些不是小作坊式的加工厂所能承担的。

  2005年,哈尔滨市领导到五常市进行考察,提出“葵花集团要把做企业的资源与当地的自然资源相结合,形成制药加做稻的产业”。

  葵花药业集团前身为黑龙江省葵花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现已发展为一家全国大型医药企业集团,下辖14家企业。

  2005年11月1日,葵花集团下属子公司之一五常葵花阳光米业有限公司正式投产。

  葵花集团还在五常市设立了葵花阳光米业水稻研究所,主要工作就是培育新的品种,然后发给签约农户进行指导耕种。到秋收季节,葵花阳光米业收购签约农户的水稻。这种企业与农户的对接模式,被看作是五常大米产业转型升级的样板。

  经过市场整合,五常大米加工企业日趋规模化。2008年,五常市年加工销售能力万吨以上的企业达到52家,其中5万吨至10万吨的企业已有6家,这些企业的总加工能力达到9亿公斤。“葵花阳光”“中良美裕”“壹百垧”企业分别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地建立五常大米连锁超市,一大批企业则在大中城市社区建立定点销售点。完善的销售网络、相对固定的消费群体让五常大米销售实现升级换代。

  升级换代的背后,是行政力量推动结果。随着转型升级的强化,一些社会资本以及大型国企也开始向五常大米产业进军。

  资本大规模进入五常

  为了推动大米产业跨越式发展,五常市政府先后出台了多项鼓励、促进大米产业发展的政策及措施。2009年7月23日,五常市政府与东方集团就共同规划、开发、建设、运营、管理黑龙江省五常市稻谷加工园区及五常大米交易市场项目签署了框架协议。

  该项目总投资50亿元。根据协议,五常市政府与东方集团共建全省最大的稻谷加工园区,以及全国一流的大米物流园区——五常大米交易市场;优质稻谷综合加工以五常为中心,辐射周边县(市),年总产量达到150万吨以上;交易园区将建设成为现代化的农产品[4.85%资金研报]交易中心,年物流吞吐量超过80万吨。

  随后,黑龙江省第一大稻米加工制作商北大荒、中粮集团也开始入驻五常市。

  大企业集团入驻五常市后,开始竞相占领有限的农地和农户资源。企业不仅与农户实行保姆式对接,人工费也开始逐年上涨。水稻收购价也由起初的1.2元/斤,一直上涨到后来的2.5元/斤。

  大企业集团进入五常市场后,竞争开始白热化。由于五常市能开荒拓展的土地资源有限,大量旱田被改成水田,土地资源几近饱和状态。

  东方集团五常大米项目启动后,该集团对外宣称,将按照黑龙江省有关稻谷加工园区建设发展规划的要求,通过深度开发五常大米品牌,做大做强粮食产业,变资源优势为地域经济优势,提高五常大米附加值和知名度;建设以稻谷规模化精深化加工为核心,集种植、收购、存储、加工、销售及物流集散为一体的粮食产业园区,使五常成为东北乃至全国一流的粮食集散地。

  然而,五常大米市场竞争格局发展到这一步,已经不仅仅是在生产模式上的转型升级那么简单。如何保障大米质量,以及让市场也接受不同等级的终端价格,才是大米产业发展最为关键的一环。

  造假泛滥

  2010年1月23日,“五常假大米事件”被媒体曝光。报道揭露,当时用来生产五常香米的是普通长粒,但包装上写的都是“五常大米”,而批发到外地的五常稻花香,只有少量较纯的稻花香走高端市场,大部分都要掺一些别的品种。

  为了规避造假行为,五常市政府采取了一些手段,包括优化品牌价值链,加强原产地品牌保护的立法,制定和完善原产地品牌质量标准,引进与培育龙头企业以规范内部市场竞争秩序等。

  但如今五年过去,五常大米造假仍然盛行。有媒体报道称,市场上90%的五常大米都是假冒的。

  去年,五常市农业局原副局长秦利明也曾给媒体算了笔账:全市水稻种植面积约220万亩,按亩产1500斤水稻计算,年产水稻150万吨。即使按70%的最高出米率计算,全年大米产量也不会超过105万吨。

  业内人士估算,全国市场上销售的“五常大米”至少有1000万吨。难怪连当地稻农都在质疑:“五常水稻产量就这么多,全国各地咋都在吃五常大米?”

  据知情人透露,五常大米造假方式一般有以下几种:一是使用“五常大米”商标,装其他大米销售,一般都拿比稻花香便宜很多的639或者并非五常产的普通长粒米冒充稻花香;二是给大米掺香精、上蜡,冒充稻花香;三是以勾兑和加香精方式制造假五常大米。

  自2010年五常大米掺假问题被媒体曝光后,五常市曾组织相关部门对全市稻米市场进行专项整治。

  甚至在2014年年末,五常市还派出一个10多人组成的打假队伍,由一位副市长带队,专程赴北京、上海、天津、沈阳等地维权打假。

  “调和米”的监管困局

  知情人士透露,在五常市,往大米里加香精、加蜡等添加剂的造假行为现在已经很少。一些企业为了逐利又开始打“擦边球”,现在更普遍的造假方式,是将不同品种水稻掺在一起加工成“五常大米”。

  这位知情人士进一步说,在五常市有很多米业加工厂,采用的水稻大多是从外地运输过来的,加工好的大米用来勾兑成“五常大米”。“外地水稻大量运入五常市,加工成大米后假冒或者勾兑五常稻花香大米销售。目前市场上批发价在3~4元/斤的,是掺有30%~40%其他产地的大米,而批发价在5~6元/斤以上的,算是纯度比较高的五常大米。”

  将外地大米与五常稻花香大米进行勾兑,这种大米在五常当地被称为“调和米”。

  而对于“调和米”到底是否合法,五常市官方态度则显得暧昧和无奈。

  6月3日,针对“调和米”问题,五常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副局长赵春雷表示,“去商店买好东西就要花大价钱。每个企业面对销售群体不一样,‘调和米’的产生是因为市场需要,根本不是企业自己要兑的,是客户要求这么做的,这没什么毛病!”

  他进一步表示,五常其他水稻掺稻花香,执行国家推荐性标准,标注“五常大米”,是合法的;外地稻掺稻花香执行国家标准,不标注“五常大米”也是合法的;而外地稻掺五常其他稻,执行国家质量标准,不标注“五常大米”也没有违法。对于符合质量标准的大米,政府部门没有权力阻止其加工和销售。

  “‘调和米’就是一种造假行为,政府是绝对不允许大米加工业企业在五常本地生产‘调和米’的。”五常市农业局副局长王汝壮却表达了另一种不同的说法。

  “调和油是指质量比较高的油品,而‘调和米’则带有调侃的意味吧。”王汝壮说,大概六七年前,政府开始在市场上发现了五常“调和米”。“生产‘调和米’政府是坚决不允许的,质检、工商部门是严格监管的,‘调和米’实际上是一种造假行为,影响政府信誉。”

  对于“调和米”认识的不统一,造成了监管缺失。五常市质监局局长赵春雷曾向媒体表达了无奈:“调和米”问题让企业有空子可钻,是因为原来是行政命令式管理,而现在要依法监管了,却发现执法缺少法律依据。“粮食市场是开放的,政府部门无权阻止水稻加工企业运输水稻。”

  对于五常大米品牌保护以及监管问题,记者联系五常市市委书记辛敏超采访,其未予置评。

  “说句实话,现在很多大米企业都想找香味大的稻花香,为什么呢?因为香味大的,他们掺别的大米好掺,香味小的,如果一掺,香味就没有了。我和某些企业负责人也聊过,我说你们不这么干(指勾兑调和米),能买楼买车吗?他们都承认我说的这些。”稻花香的培育人田永太说。

  田永太说,他到市政府开会时曾建议,如果“调和米”杜绝不了,那么“调和米”在价格上应该有差别,并且要标明掺其他米的比例是多少,让消费者明明白白消费。

  “说句实话,稻花香掺30%的其他米也是照样好吃。但是我现在想想也来气,明明是稻花香,就是不断地拿别的米往里兑,这不就是造假嘛!”田永太说。更多相关信息,还请您继续关注我们的官方网站,环球粮机网:http://www.worldlj.com

分享到:0

010-58594039

扫一扫,粮机资讯早知道

孙经理:13520642629(手机/微信加好友) QQ:2926794671 负责地区:江苏、浙江、甘肃、新疆、天津、上海

点击与我交流

魏经理:13552598995(手机/微信加好友) QQ:736936652 负责地区:湖南、湖北、青海、贵州、内蒙、广西、宁夏

点击与我交流

王经理:15311291834(手机/微信加好友) QQ:728246949 负责地区:安徽、江西、四川、山西、云南、重庆、福建

点击与我交流

李经理:15340094058(手机/微信加好友) QQ:1606650298 负责地区:山东、北京、西藏、广东、海南、陕西

点击与我交流

王经理:15313137632(手机/微信加好友) QQ:3213739617 负责地区:河南、河北、吉林、黑龙江、辽宁

点击与我交流

我们的愿景

最受欢迎的粮油机械招商网站!

我们的使命

通过互联网服务提升粮机行业的发展!

我们的口号

找方法才能成功,找借口只会失败!

我们的理念

一切以用户价值为依归!

我们的目标

做最好的粮机网,让招商变的简单!

合作伙伴

友情链接

安徽云龙

安徽谷王烘干机械有限公司

界首金龙

河南茂盛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江苏国粮

湘粮机械

湖南郴州粮机

捷赛机械

浙江齐鲤

合肥泰禾

安徽聚力

浙江齐鲤

郑州好粮油展

江苏晶莹

久超

安阳永正

美亚光电

东龙节能

三维输送

衡水金谷

郑州万谷

河南华泰

安徽辰宇

版权所有 环球粮机网-www.worldlj.com Copy Right 2010-2015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备15007387号-2

本站是专业提供粮机、粮食机械、粮油机械、粮食输送机、粮食钢板仓、粮食烘干机、粮机配件等网络平台及企业名录

本站只起到信息平台作用,不为交易经过负任何责任,请双方谨慎交易,以确保您的权益。

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发布虚假.劣质.非法等产品信息

关闭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