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放心粮油工程”已成为深入人心的“民心工程”,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一是放心粮油店覆盖面小,各县市发展不平衡,布局不合理,数量、质量和工作标准不平衡。二是监管难度较大,工作不到位。有的店对放心粮油工程的认识不到位,不愿接受监管,使得监管工作量大、难度大。而粮食部门受人员编制和经费的限制,配备的人员少、装备差,明显不适应加强监管的需要。有的县市存在任务思想,只要验收通过,完成工作任务就万事大吉,对放心粮油店的后期服务监督不到位,致使标准降低。三是对社会公众、对政府部门、对放心粮油店的宣传需进一步加强。
今后一段时期,德州市放心粮油工程建设应始终坚持“以质量为根本,以安全为中心”、“高标准创建,数量服从质量”的原则,把质量安全保障作为生命线,实现培植创建和提档升级双推进,抓服务监督,抓规范考核,抓形象提升,建立健全退出机制,真正把放心粮油工程打造成遍布城乡、布局合理、密度适中、管理规范、统一配送、便民安全的民心工程。
明确发展方向,转变创建方式。根据全市粮食流通工作会议提出的“坚持既有的放心粮油工程提档升级和优化布局培植创建双推进”的要求,今后几年放心粮油店的发展目标是:总体布局、扫除盲点、实现全覆盖。按照每个乡镇、大的社区和大的行政村都要有1~2家放心粮油店的规模测算,全市放心粮油店总量控制在500家左右。各县市区粮食局必须搞好布点规划,以前发展的比较密集的地方,要在今后的监管中逐步调整。
在创建方式上,由于大部分县市区获得了省里的放心粮油工程扶持资金,今年新发展的放心粮油店,市里不再统一拨扶持资金,改由各县市在省里下拨的放心粮油工程扶持资金中列支的办法,还没有争取到省里的扶持资金的县市可以先行培育或垫支,待争取的省扶持资金到位后再予以支付。
严格日常管理,突出提档升级。各县市区粮食局要加强对既有放心粮油店的日常管理,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坚持每月上门服务指导,建立日常监管的长效机制。市局将加强对日常服务管理的指导,制定日常服务管理的指导意见,突出监管实效,规范监管行为,鼓励各县市创新监管方式,在巩固提升放心粮油供应网络上下工夫。要坚持创建标准,采取分类指导,发挥优秀放心粮油店的示范带动作用,促使放心粮油工程提档升级。要培树发展典型,结合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每个县市都要选择3~5家放心粮油店作为联系服务对象,进行重点指导,加大投入,提升形象,培树典型,打造一批示范店、招牌店、亮点店。
优化网点布局,发挥综合效能。各县市区一定要从战略高度来认识放心粮油工程,以战略的眼光来看待放心粮油工程,用战略的思维来建设放心粮油工程,克服任务观点和短期行为。
各县市区一定要调整发展思路,紧密结合粮安工程的实施,优化选点布局,力争将放心粮油工程供应网点、应急 保障供应网点和粮情监测预警及市场价格采集网点建设相结合,做到“三位一体,一点多用”,提高资金的综合使用效率。
改进监管方法,强化考核奖惩。一是明确监管责任。各县市粮食局是辖区内放心粮油工程建设、维护的责任主体。放心粮油店和放心粮油配送中心的培育、指导、服务、管理作为县市粮食局的一项常态工作,一定要抓紧、抓实、抓出成效。二是改变考核方式。
每半年一次的定期考核,交由各县市推进办负责,市局对各县市区考核结果进行抽查,同时对各县市区的日常监管工作进行检查。检查工作采取定比例、不定期、随机选点、不事先通知的方式进行。三是强化考核奖惩。市局将放心粮油工程建设纳入对各县市区粮食工作的综合考评,各县市区的培育创建情况、日常管理情况、市局抽查情况作为综合考评的依据,对于工作成绩优异的县局和考核优秀的放心粮油店,市局将给予表彰和奖励。四是完善退出机制。对创建标准降低、损毁放心粮油店形象、考核不达标的放心粮油店,下达整改通知。整改不达标的取消放心粮油店资格,予以摘牌并向社会公布。更多相关信息,还请您继续关注我们的官方网站,环球粮机网:http://www.worldl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