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秭归县有40万人口,粮食年产量9万吨,油料年产量1万吨,历来是个余油缺粮大县。实施“放心粮油”工程建设10多年来,秭归县工商、质检、食药等部门起步早,力度大,而粮食部门进度较慢,经验不足,标准不一,创建的主导地位和纽带作用发挥不力。全县粮油营销网点近300家、食品营销网点上千家,各种“星级农家乐”、“放心早餐店”、“物价信得过”、“重合同守信用”等授牌为数不少,但创建力度、进度、规范不平衡。如何统一规范、形成合力、增强共建共创意识是各级政府亟待研究解决的问题。
随着新型城镇化建设进程加快,近几年秭归县流动人口增加,城乡流动食品摊增多,食品营销流动专车增多,这为广大市民提供了及时方便、经济实惠的消费环境,也为实施“放心粮油”工程和“放心厨房工程”延伸了空间,同时也增大了管理难度。同时,随着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全县杂粮产粮占粮食总产量比例已超过70%,粮食加工转化规模以上企业近20家,但这些企业的原料杂粮大都是外采,因此,鼓励他们走“企业+基地+农户”的产业化发展路子势在必行。
强化政府引导作用,增强“放心粮油”工程建设责任意识。“放心粮油”工程固然是各级政府的头等大事,粮食部门作为政府引导主体,更是政府形象工程的“窗口”。
因而,各级政府应从思想上重新认识创建意义,特别是粮食销区及消费的大中城市,更应在提高认识的基础上增强创建工作的主动性。
强化科学规划运作,提高“放心粮油”工程建设品牌效果。“放心粮油”工程建设要统一协调城建、规划、工商、质检、食药、卫生等部门的创建内容及过程,按一定比例确立数量;要考虑布点区域,突出社区、学校、街道、等人员密集场所;要出台一系列管理制度和办法,确保“放心粮油”工程创建效果;在创建上要突出杂粮种植优势,引导企业用“订单农业”方式,建一批原料产业基地,建一批“放心粮油”产业园、示范村、示范户等;突出粮食流通市场管理,建一批“放心粮油”连锁店、直销点、合作店以及示范超市、学校、街道等;突出食品流通市场管理,建一批“放心粮油”食品店、早餐店、流动车等。
强化财政政策扶持,优化“放心粮油”工程建设创建环境。从目前秭归创建情况看,所有授牌,在管理机构上,有行政部门的,有行业协会和其他社会组织的;在管理层次上,有全国的,有省的,有县的;在资金投入上,有部门的,有企业的,有商户的。形成了“上级下拨、县级管理、分层创建”的财政资金管理模式。政府要综合利用上级财政资金的奖励和补贴,提取县级创建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形成资金合力,促进“放心粮油”工程建设平衡发展,达到“部门行政、行业自律、商户守信”的创建目的。
强化规范管理机制,拓展“放心粮油”工程建设公信平台。“放心粮油”工程通过统一标识、统一挂牌、定期考核、时时公告的办法,确保了放心粮油生产、配送和销售符合国家规定,但强烈的市场竞争和需求,促使营销网络延伸到了田间至餐桌,工程创建的空间和范围也随之扩大,且部门参与程度也加深了,创建工作管理难度加大。因此,需有一个政府牵头的平台,来承担掌握信息、责任分块、资金调配、部门协调、考核归档等方面的事务。
此外,粮食部门要狠抓“放心粮油”工程一张网建设,发挥牵引作用,探索“放心粮油”工程建设的延伸链条;政府要出台创建鼓励政策,引导规模企业大力发展粮食产业基地,创建一批“放心粮油”产业园、产业基地等;在消费环节,与城市规划统筹安排,创建“放心粮油”示范小吃一条街(巷)以及公众厨房、社区、超市等,并向乡镇、农村及厂矿学校延伸,提高“放心粮油”工程建设的影响力。更多相关信息,还请您继续关注我们的官方网站,环球粮机网:http://www.worldl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