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早稻种植减少单产增加 价格相对企稳
来源:环球粮机网发布时间:2015-06-29 10:46:52
今年安徽省早稻种植面积300多万亩,目前已基本收获完毕。经全省6个双季稻主产县、区24个监测点及面上产量调查显示,预计亩产平均超过490公斤,比去年略增。“由于前期温度较低,今年早稻全面收割期比去年推迟了10天左右。”种植了400亩早稻的舒城县舒茶镇龙王庙街道种植合作社的杜世兰在电话中告诉记者,今年早稻亩产在1000—1200斤左右,比去年增产100斤/亩,但部分早熟田块受到近期大风和雨水影响,倒伏面积较大,对机械收割造成不利影响。与杜世兰一样,庐江县庐城镇马店村余新年品尝到丰收的喜悦。他今年栽种了30亩早稻,他告诉记者今年早稻亩产达1000斤。
据安庆市农委种植业局总农艺师陈再高介绍,今年该市早稻播种面积在135万亩左右,比上年减少5.73万亩。今年早稻拔节期、孕穗期、抽穗期均比去年推迟2—3天,拔节期以前叶龄均比去年少0.2—0.3叶,而孕穗期和抽穗期的叶龄均比去年多0.5—0.6叶。他预计,今年早稻成熟期比去年略迟,而产量略高。本季早稻单产380—400公斤,比去年增产5%左右;总产在50万吨以上,与去年基本持平。
从芜湖市农委了解到,芜湖市今年早稻面积稳中略减,单产持平略增,全市早稻种植面积48.3万亩(较去年减少0.5万亩),平均单产433公斤、总产20.91万吨,分别较去年增加1.4%、0.34%。无为县今年早稻种植面积在5.5万亩左右,单产约410公斤/亩,总产约2.255万吨。据芜湖市农委高级农艺师吴席东介绍,今年早稻虽然面积减少,但单产增加,总体上长势好于去年。今年芜湖市早稻主栽品种为:皖稻143、嘉兴8号、甬籼15等为主;今年早稻播栽期间,天气形势总体平稳,未出现明显的低温“倒春寒”天气,早稻出苗形势较好,苗期生长正常,烂秧、僵苗情况少;生长中期天气适宜,病虫害总体危害轻,仅纹枯病中等偏重发生,二化螟等其他病虫害轻发;特别是生长后期气温适宜,有利于早稻抽穗扬花,早稻灌浆成熟期间,雨水充足,高温干旱天气少,没有出现高温逼熟现象,因而单产好于去年,早稻米质将优于常年。
从调查情况来看,近年来安徽省早稻种植面积整体呈下降态势,安徽省粮食行业协会分析师舒佳兴认为,主要原因一是受种粮成本不断攀高影响,农民种植双季稻与一季稻收益相差甚微,早稻种植积极性不高。今年化肥等农资价格总体上基本持平,但受种子、人工等价格继续趋升的影响,早籼稻种植成本总体上涨较多。据他了解:种双季稻正常年份两季亩产约1900斤(早稻800斤/亩,晚稻1100斤/亩),按今年国家最低收购价价格产值约2800元,生产成本(含人工)约2210元,净收益580元/亩左右。种一季稻是中晚籼稻每亩产量在1100-1200斤左右,产值约1500元,生产成本约1200元,净收益300多元/亩;如果是粳糯稻则净收益超过种双季稻。因近年农户收入呈现多元化,粮农对种粮收入依赖性降低,种双季稻收益虽比一季稻高或相当,但对多数农户来说,种双季稻吸引力不够,积极性不高。二是农村劳动力短缺现象突出,劳动力成本高。近年来,农村青壮年大多都出外务工,种粮农民年龄结构不合理,主要是老人和妇女。种植早稻,“双抢”农忙期间农村劳动力非常短缺,如果请一个人一天工钱要120元,还要包吃住,并且请工困难。农村劳动力价格年年上涨,按种早稻一亩田按5个工作日计算,仅劳动力成本就需要600元,青壮年劳动力不足成为粮食种植效益提高缓慢的重要影响因素。三是农村居民口粮消费品质提高,早稻作为口粮的比例逐年减少。随着农村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现在口粮消费主导是中晚籼稻,早稻口粮消费减少,早稻被更多地当着饲料用粮,部分农户少量的种植主要是为了饲料用粮的需要。
由于前期市场早籼稻价低于国家公布的最低收购价,为认真落实国家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切实保护农民利益,经国家粮食局批准,经国家粮食局批准,安徽省于7月28日起启动早籼稻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确定了49个委托收购库点、提供有效仓容18.8万吨,满足农民售粮需要。据电话了解,受托市收购政策提振,近日早稻市场价格上升。8月7日,芜湖市场新早稻经纪人到户价128-130元/百斤,企业到库价132-135元/百斤,水份14%左右,较上周上涨2%;宣城市场早籼稻收购价在1.35元/斤,较上周上涨0.05元/斤;目前安徽早籼稻收购形势总体较好,农民售粮较为积极。据宣城直属库赵主任介绍,今年该库计划收购早籼稻3万吨,其中托市收购1万吨,与去年收购量基本持平;该库严格执行收购政策,敞开收购,现款结算,不打白条。目前已收购早籼稻3000多吨 ,品质好于去年;芜湖县精诚米业公司总经理溪居怀介绍,目前该公司已收购早籼稻1000多吨,除少量加工成米投放市场,大部分送往浙江一些粮库。溪居怀告诉记者,今年农民售粮较往年积极,除托市价格有利外,主要是今年早稻受前期天气影响,收获期向后推迟了一周左右,加上近期的持续高温,可能对晚稻种植造成不利,农民为保证今年双季种植的收成,忙于收割早稻抢栽晚稻,为了节省成本和人力,积极出售手中已收割的早稻。
早籼稻属于稻谷中的小品种,占稻谷总产量的比例不到20%,难以脱离稻谷市场的整体形势。目前,国内稻谷供求处于宽松状态,连续丰产,大量国外大涌入和经济减速是主要原因。对后期早稻价格走势,无为县粮食局廖家绚分析说,国内稻米市场低迷,“稻强米弱”持续,早稻上市后收购形势依旧严峻。收购预案启动后,市场价格略有上涨对粮食加工企业收购积极性形成打压,加工企业为了供应市场需要,适当小量收购加工新米投放市场,新粮库存较往年大幅降低;粮食经纪人通过收购中间服务,赚取一定的服务费用,收购边收边走;因储备企业和托市收购企业拥有资金、政策等储多优势,后期收购将逐渐占主导作用,市场粮源将储备企业和托市收购企业集中,收购市场份额增加。预计后期早稻收购市场价格企稳,市场购销将围绕托市价小幅震荡,籼稻米市场持续较弱行情,米价与稻价差异进一步显现,市场主体经营心态各异,政策性收购趋于主导市场。更多相关信息,还请您继续关注我们的官方网站,环球粮机网:http://www.worldl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