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料仓直接连接出仓机入料仓是产生堵料的主要原因,为此需要一个“缓冲”机构,这类似一个缓和流速的过程,采用分叉式结构,物料在进入入料仓前先分成两股,受自身重力会沿着入料仓内壁进入仓中。这样既能起到“缓冲减速”作用又能减缓螺旋体受物料直接冲击引起的超长磨损,有效缓解堵料现象。
二、输送机构改进
在分析存有余料原因过程中,一般都会认为是绞龙推进力不够,其实不然,在现场实验中经常会出现物料越过出料口淤积现象,这说明绞龙的推进力并没有问题。拆开后会发现输送管底部会有余料,这说明输送管底部与蛟龙叶片之间的间隙过大。例如原材料要是小麦其基本粒度在5至7mm之间为保证输送质量间隙必须大于7mm但不能超出太多,通过多次实验间隙在8至9mm为最优超出则会有余料。
三、出料口及尾部端面处改进
实验中出现物料在出料口和尾部端面之间淤积的现象,分析其原因主要存在两种可能:一是扒谷机出料口与端面之间距离较远,二是输送绞龙输送距离超过出料口。改进时第一种方案是缩短 或出料口直接连接尾部端面,在样机试做中发现出料口无法直连尾部端面,由于出料口是按相贯线连接输送管,端面与出料口在俯视图下是线圆相切有明显漏口,补焊漏口后补焊处依然在试验中存在余料堆积,而且经过补焊后输送管尾部变形严重,输送绞龙经常会刮输送管内壁,妨碍今后的使用维护,故采用第二种改进方案,对绞龙输送距离与出料口放置位置进行实验。经过多次实验发现当绞龙输送尾端正好处于出料口过半径的上方时,余料堆积现象最少,如输送黏度低的物料几乎没有余料堆积的现象发生。故选用此方案改进出料口与输送绞龙之间的位置关系。
四、改善密封性
密封性是衡量出仓机是否能够正常运行的重要指标,在现场试验中我们采用了以下3种主轴密封方式分为进行空载和满载试验。第一种是法兰盘式密封,即密封件和轴承均在同一轴承 座内且都在端版外侧,这种形式紧、凑强度较好,在满载试验中此密封性能良好,但如果出现密封失效就会出现很大的损失;第二种是内置式轴承座密封,即轴承座一端焊接在端版内侧一端焊接在主轴上,这样使出仓机螺旋轴完全包裹在输送管内,此种方式密封性能好但结构复杂,不宜拆卸;第三种是整体外延式,即整体式轴承座安装在轴承支架上,密封件安装在侧板上,此种方式如密封失效对轴承损害小,但由于密封件在轴承座外只能用盘根、骨架式或者两者结合的方式,使成本增加。在饲料生产加工中推荐成本低廉可靠性好的第一种方式。更多相关信息,还请您继续关注我们的官方网站,环球粮机网 http://www.worldl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