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石桥市现有水田52万亩,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粮食商品率高达70%以上,是大石桥市农村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2014年由于气候条件适宜、科学管理,大石桥市水稻生产获得了全面丰收,平均亩产760公斤。而由于超级稻示范推广项目取得成效,由此带来的经济效益,也非常可观。如果按万亩片产量计算,全市52万亩水稻全部推广超级稻模式栽培,每年将增加624万斤,按每市斤水稻1.50元计算,将增加经济收入936万元。
据了解,为了全面提升大石桥市水稻综合生产能力,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2014年以“超级稻示范推广项目”为载体,结合大石桥市水稻生产实际,加强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控、科技培训、防灾减灾等有效措施,在现有农业生产条件和自然条件下,充分发挥超级稻品种的增产优势,提高广大农民的科学种田水平,确保该市水稻产量稳步上升。
超级稻示范推广项目实行“行政单位+科研单位+核心示范户”齐抓共管的推广模式,通过建立北方超级稻生产核心区、示范区、辐射区,构建北方水稻超高产、高效区模式,以主推超级稻品种和主推技术为基础,主要落实在虎庄镇的杨家村和后坎子村,分别建立两个二百亩地的核心田、两个千亩示范片、两个万亩示范带,辐射带动全市45万亩水稻生产。项目主推盐丰47、辽河5、东壮1018、盐粳456、桥粳818等品种,重点推广水稻工厂化育苗技术和园田营养土开闭式旱育苗技术、水稻高产促控技术、节水栽培技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综合防治病虫害技术、促早熟技术,全面推广水稻机插、机收技术,实现全程机械化作业。
在水稻生产重要环节,大石桥市聘请专家对重点示范户进行培训指导,以达到一户带动四邻、四邻带动全屯的目的,同时,定期举办培训班,发放科技资料,并编制实用技术资料,做到每户配置一张“明白纸”和“教学光盘”,让农户看得懂、学得到、做得到,提高农民科学种田水平。
在水稻关键生长季节,大石桥市积极组织市、镇两级专家深入生产第一线,定期检查,及时解决生产中出现的问题,对项目提出关键的技术措施,定期与不定期组织专家研讨。建立田间档案,跟踪服务,把先进的超级稻栽培技术送到群众的地头、炕头、心头,使群众真正完成好项目所制定的产量指标,让农民真正得实惠。
据悉,2015年为确保大石桥市水稻粮食安全生产,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还将开展病虫害防治技术示范项目和平衡施肥技术示范项目,不断提高水稻综合生产能力,促进粮食增收再上新台阶。更多相关信息,还请您继续关注我们的官方网站,环球粮机网:http://www.worldl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