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滨州传媒网-滨州日报讯 6月8日,在邹平县孙镇镇全泉合作社的麦田里,数台先进的大型小麦联合收割机在此集结。为首的是目前国内最先进的道依茨法尔自走式小麦玉米收获机。随着一声令下,各台小麦联合收割机先后进入麦田作业,标志着我市夏粮机收正式拉开帷幕。
当前,我市379万亩小麦由南向北逐渐成熟。预计6月10日前后进入收获高峰,6月18日左右全市麦收基本结束。截至6月8日,全市共收获小麦10.4万亩。
据市农机部门提供数据显示,今年“三夏”期间,全市投入麦收的联合收割机预计将达到15320台,农机部门已调集夏季跨区作业技术服务车20台,成立明星跨区作业队12个,跨区机收接待服务站35个,发放联合收割机跨区作业证2300多张。
为打好“三夏”生产这场硬仗,全市农机部门严阵以待,努力做到思想认识到位、机械供应到位、技术措施到位、指导服务到位。市、县区农机部门均成立“三夏”生产领导小组,明确相关责任;市农机局实行班子成员包县区制度,定期进行督导;公开“三夏”服务热线电话,严格值班制度。同时,积极推广“小麦联合收获—秸秆粉碎还田(秸秆收集打捆)—玉米贴茬(破茬)直播”作业,减少作业环节,加快播种进度,促进秸秆综合利用。
自4月份开始,全市已进入“三夏”小麦跨区机收作业准备,各县区农机部门强化组织管理,加强协调服务,及早制订了“三夏”农机化生产工作应急预案,及早落实政策、检修机具、落实订单、完善接机服务,成立了抢收抢种突击队、农机维修服务队,积极开展机械保养维修、操作技能、安全生产等知识培训和巡回指导,切实提高农机具利用率和出勤率,确保机具和机手以良好状态投入“三夏”作业中,努力做到小麦成熟一块、抢收一块。
为确保颗粒归仓,市农机局等部门联合下发通知,要求做好“三夏”期间农业生产用油供应,并推出了农机通和农机惠农加油卡,让机手更快更好地享受信息服务和加油优惠,充分发挥全市216个农机专业合作社和12个农机跨区明星作业队的龙头作用,累计培训农机手、修理工1.2万人,检修机械4.6万台套。
为更好地完善粮食生产“耕、种、收、储”全程机械化链条,提升应对恶劣天气、突发状况的能力,市农机局等七部门联合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粮食干燥机械设备研发与推广工作的意见》,把粮食干燥机械设备作为农机购置补贴重点,给予优先补贴,做到有购就补、应补尽补。更多相关信息,还请您继续关注我们的官方网站,环球粮机网:http://www.worldl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