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国内花生、花生油供求情况分析
(一)花生种植面积和产量实现六连增2013年我国花生种植面积和总产量继续稳中有增,并实现六连增。
国家粮油信息中心提供的数据显示,2013年我国花生种植面积471万公顷,较2012年增加7.1万公顷,增幅1.5%;2013年花生总产量1700万吨,较2012年增加31万吨,增幅1.85%。
2013年国内花生产量增加的原因,一是2012年国内花生收购价格创历史新高,并持续在历史高位运行,花生种植收益上升,农民种植积极性增加,国内传统的花生种植区域花生种植面积均出现不同程度提高。
二是2013年主产区天气良好,主产省单产普遍比2012年有所提高,其中第一主产区河南单产同比提高1.03%,亩产达到606斤/亩。2013年,花生产量排名前三的省份为河南460万吨、山东349万吨和河北126万吨,相较2012年分别增幅1.32%、0.1%和-0.74%,而近几年新兴的花生种植大省辽宁产量为120万吨,同比增幅2.97%。
(二)我国花生仁出口继续萎缩,花生油进口继续放大海关数据显示,2013年我国出口花生仁9.9万吨,较2012年的10.3万吨,下降4.01%,继续呈出口萎缩态势;2013年我国进口花生万吨,同比上升%。2013年我国花生出口数量继续下降而进口上升的原因,一是2013年人民币持续升值,中国花生出口竞争力下降,导致外贸订单减少。
二是2013年国际市场花生价格在其他油料作物价格的下拉下,出现大幅下跌,其中美国产花生进口成本较国内花生同期低1500元/吨以上,且各项指标符合我国进口要求,国内花生油企业积极性进口。
海关数据显示:2013年我国花生油的进口量为6.1万吨,较2012年的6.32万吨略有下降。
(三)花生、花生油市场供需平衡分析国家粮油信息中心数据显示:2012/13年度,我国花生年度总供应量为1684万吨,同比增长4.4%;我国花生需求总量为1673万吨,同比增长3%,供给增速快于需求增速,2012/13年度国内花生供需平衡,略有盈余。其中用于榨油的花生数量为778万吨,同比增长2.9%;用于食用消费的花生数量为750万吨,同比增长2.7%,油用花生需求仍大于食用花生需求,但总量在接近。2012/2013年度,我国花生油总预计为251万吨,同比增长2.98%;花生油年度需求总量预计为250万吨,年度结余近1万吨,供需基本平衡,这使得2013年国内花生油价格相对于国内其他品种植物油,如豆油、棕榈油、菜籽油价格要坚挺,但随着花生油与其他植物油品种之间价格差扩大,国内花生油需求也受抑,市场份额下降,最终影响花生油厂的开工率。预计2013/2014年度,我国花生年度总供应量为1715万吨,同比增长1.8%;我国花生需求总量为1690万吨,同比增长1.01%,国内花生边续第二个年度供给增速快于需求增速,市场供需基本面偏松。2013/2014年度,我国花生油年度总供给量预计为257万吨,花生油年度需求总量预计为256万吨,国内花生油市场供需基本平衡。这将使得2013/2014年度国内花生油走势强于花生仁,多数时间花生油厂压榨利润将为正。
2014年花生、花生油市场展望
2014年我国花生种植面积和总产量有可能出现下滑。一是2013年国内花生价格大幅下跌,个别主产区价格甚至跌到2012年高点时的一半,农民种植收益大幅减少,种植积极性下降;二是2013年我国花生单产已创5年新高,2014年即使天气正常,单产继续上升并抵消种植面积下降给总产量带来不利影响的可能性不大。
2014年花生供需基本平衡,略有宽松。一是2013年我国花生六连增,同时因2013年国际市场花生价格处于历史低位水平,企业进口也增加,整体2013/2014年度国内花生总供应数量增加。二是2013年国内植物油价格大幅下跌,花生油市场份额下降、价格下跌,花生油厂开工率处于三年来低位水平,花生的油用需求同比下降。三是虽然近几年国内花生仁消费结构发生较大变化,即由几年前油用消费和食用消费呈“六四开”,转变为四六开,更多的花生进入利润更高的食品行业,花生需求增长点更多的来自于食用需求,但是,如果食用增速不能弥补油用减速,花生供给很可能出现偏松。
2014年国内花生价格运行区间将较2013年下移,全年整体呈先抑后扬态势。利空因素:一是2013年花生丰产上市,而上市后油厂、贸易商和经纪人采购积极性均不高,有的甚至停收,致使2013年结转入2014年的花生数量远高历史平均水平,并集中在农民手中,上半年随着温度上升,农民惜售心理将进一步减弱,国内花生价格还有向下空间;二是国内纯花生油价格与豆油之间的价差仍处于历史高位水平,这将压制国内纯花生油需求和价格,花生油厂为规避风险将严控开工率和花生收购成本,花生油厂将更倾向于在成本价以下收购花生,一旦超过成本线,花生油厂大部分将停收;三是预计2014年国内植物油供给基本面仍偏松,这在压制国内植物油价格的同时,将传递到包括花生在内的原料市场。利多因素:一是2013年国内花生价格大幅下跌后,已接近成本,向下空间已有限,虽然不排除跌破成本可能,但不可持续;二是2014年花生继续增产的可能性不大,国内花生供需基本面偏松的情况将得到改善。三是国家将2014年的通胀预期上调到4%,这将利多包括花生在内的大宗商品价格。
2014年国内花生油价格运行区更多相关信息,还请您继续关注我们的官方网站,环球粮机网:http://www.worldlj.com间将较2013年将下移,但走势仍相对独立。一是花生油作为自给率较高的植物油,作为没有上市的品种,直接受外盘影响较弱,金融属性也弱于豆油和棕榈油,因此花生油价格的震荡幅度和震荡频率也将会较小。二是到2013年底,国内花生油价格与一级豆油价格之间的价差在9000~10000元/吨,创历史新高,高价差将抑制国内花生油消费,最终利空花生油价格。三是2014年国内花生价格仍有向下空间,原料价格的下跌,将拉低花生油成本。不过,国内植物油价格在经历了自2011年2月开始的、连续3年的下跌后,向下空间已不大,这对花生油价格下拉作用已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