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了解,该技术利用玉米秸秆带状覆盖,不仅保墒增产效果显著,而且为大量剩余玉米秸秆资源提供了有效利用途径。玉米秸秆将成为一种“新型地膜”,可避免地膜对土壤的“白色污染”和秸秆焚烧形成的雾霾污染。一次覆秆可连续使用2年以上,覆盖秸秆通过在地表的风化腐解,可轻易被旋耕打碎还田,有利于培肥地力、改良土壤结构,用养结合。此外,该技术降水入渗率高,操作简单、节本高效、生态环保,为旱地可持续增产和建立高效循环农业提供了技术支撑,具有显著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技术优势明显。“旱地秸秆带状覆盖冬小麦、马铃薯栽培技术”的大面积推广,可大幅度提高旱地冬小麦、马铃薯产量,实现旱作区冬小麦、马铃薯稳产高产。
该技术的试验成功,是我省旱作农业上的又一项带有突破性的重大技术创新,为旱作农业区冬小麦、马铃薯获得稳产高产开创了新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