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营养剂对稻米必需氨基酸含量和稻谷产量的影响
来源:环球粮机网发布时间:2015-06-15 13:09:25
摘要:连续3年采用田间试验和室内分析方法,研究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植物营养剂对提高稻米必需氨基酸含量和稻谷产量的效应。结果表明,植物营养剂处理相对于清水对照,稻米中苏氨酸、蛋氨酸、缬氨酸、苯丙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赖氨酸7种必需氨基酸的含量提高6.82%~26.56%,相对于常规叶面肥神奇120提高6.80%~16.08%;植物营养剂处理相对于清水对照,赖氨酸提高3.61%~59.26%,相对于神奇120,赖氨酸提高5.58%~35.31%。植物营养剂能全面提高稻米氨基酸的含量,被检测的15种氨基酸的含量都有提高,相对于神奇120提高2.92%~29.49%,相对于清水对照提高3.73%~13.48%。植物营养剂主要促进精米中氨基酸的形成,糙米比精米总氨基酸和必需氨基酸分别高1.48%和1.74%,而清水对照的总氨基酸和必需氨基酸糙米比精米分别高2.04%和3.92%。植物营养剂使稻米蛋白质含量由8.5%提高到9.6%,增幅不高,不会因蛋白质含量过高而影响米饭的风味。植物营养剂能使水稻增产8.32%~9.03%。
关键词:植物营养剂;豆粕氨基酸;柑橘内生枯草芽孢杆菌YS-45;必需氨基酸;稻米
中图分类号:S511.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4)03-0512-05
植物营养剂为长沙学院研发的专利产品(ZL200910042746.8),是用具有知识产权的柑橘内生枯草芽孢杆菌YS-45发酵豆粕产生的一种富含必需氨基酸的叶面肥,对小白菜、黄瓜、苦瓜、辣椒、水蜜桃、梨等多种蔬菜水果具有提高产量和改善品质等作用[1-7]。
豆粕是制油工业的副产品,其必需氨基酸的含量为1 962 mg/kg,比大米的必需氨基酸含量高384%[8],因此利用豆粕发酵生产氨基酸成本低廉。关于氨基酸叶面肥的研究有很多报道[9-14],都证明氨基酸叶面肥有促进植株生长和增产的效果,但没有涉及到改善品质方面。水稻是世界主要粮食作物之一,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逐渐增强,人们越来越注重饮食营养与保健功能,稻米的营养品质越来越受到重视,对提高稻米品质的研究也不断加强。为探索植物营养剂对提高稻米必需氨基酸含量和增产的效果,2009-2011年连续3年在5个品种6个不同季节进行了试验,均表现出显著的效果。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供试品种(组合) 中优218,沁香1号,湘早籼45,浓香21,湘晚籼12。
1.1.2 试验地点 湖南省浏阳市北盛镇马战村,湖南省浏阳市大围山镇中塅村,湖南省益阳市赫山区南溪镇。
1.1.3 供试肥料 植物营养剂:长沙学院研制。植物营养剂发酵工艺为将豆粕粉碎,过60目筛备用。按豆粕60 g、白糖10 g、KH2PO3 3 g和水1 000 mL的加入量配制发酵培养基于发酵罐中,121 ℃高压蒸汽灭菌30 min,冷却后按5%接种量接入发酵菌种,以250 r/min、37 ℃发酵培养3 d后用双层纱布过滤,滤液中苏氨酸、蛋氨酸、缬氨酸、苯丙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赖氨酸7种必需氨基酸总量达到256~628 mg/(100 mL)
神奇120:山东潍坊亚鑫农化有限公司产品。
1.2 方法
1.2.1 田间试验设计 采取随机区组试验设计,试验设3个处理,即:处理1,植物营养剂;处理2,神奇120(CK1);处理3,清水对照(CK2)。每处理3次重复,小区面积为66.7 m2。
1.2.2 施肥时期 分别在水稻孕穗末期、抽穗初期、齐穗期各喷施一次。
1.2.3 施肥方法 神奇120按推荐最佳体积分数0.37%使用,植物营养剂使用浓度为20 mL/L,按750 kg/hm2的用量进行叶面喷施。
1.2.4 田间管理 水稻前期栽培管理按照常规管理方法执行,水稻生育后期叶面施肥按试验设计进行。
1.2.5 水稻收割、晒干、碾米及氨基酸、蛋白质含量测定 待水稻成熟后按小区机械收割,晒干后用型号为6GF-7型的碾米机(广西陆川县岭南机械厂生产)碾成常规精白米,用实验型粉碎机粉碎后用60目的钢筛过筛,米粉在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现代分析测试中心采用HPLC法测定15种氨基酸的含量,比较不同处理7种必需氨基酸的差异。取过60目钢筛的米粉在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现代分析测试中心,采用凯氏定氮法测定蛋白质含量。用水稻收割机分重复(小区)单收,晒干、风选后单计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