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疑1 转基因食品是否有害?
【回应】食用转基因食品人口中,目前无1例出现食用安全问题
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研究所生物学研究中心高级工程师姜韬表示,转基因主要通过重组DNA的技术,将人们所需要的基因安排到合适的地方,而这个基因一定是科学家已经研究透彻的基因,“我们不可能把不知道意义和结构的基因用做转移,一定是把研究得很透彻的基因做重组。”
他表示,人们无需对遗传改变充满恐惧,因为即使是目前农业中常用的杂交育种,其从分子的角度看,实际上也是遗传改变,即通过分子大规模的横向转移,杂交后使得原来根本没有机会在自然界形成后代的作物形成杂交的后代,“所以遗传改变是很正常的,基因组本来就是一个动态的结构。”
他表示,杂交作物的特点是不可控的,因为人们并不知道杂交作物的后代是什么样,但相比之下,基因的转移都是在人们的控制之下的,目前所转移的基因科学界都非常清楚,所转的基因都是透明的。
姜韬表示,目前,在农作物上,大规模的基因转移,目的是为了引入抗逆、抗虫、抗真菌、改善营养或口感、形状等目的。
目前,他表示,转基因作物生产已经是现代农业重要特征和趋势。美国是转基因的强国和大国,其棉花转基因占了86%,玉米占80%,大豆占92%,此外,目前巴西、阿根廷等国的转基因优势也已经超过了美国,因为这些国家的成本更低,将来将成为转基因更大的受益国。
他表示,转基因农作物的实践已经进行了30年,商业化也花了17年时间,食用转基因食品的人口中,到目前为止没有1例出现食用安全问题,此外,据统计,转基因种植面积占全球耕地面积只有十分之一左右,其中不少是用于饲料和加工原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