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加强领导组织。
长汀县人民政府成立了由分管农业的副县长担任组长,农业局局长和示范乡镇党委书记为副组长的粮食产能项目工作领导小组,主要负责组织协调、经费筹措、检查监督等工作;长汀县农业局成立了由局长担任组长,抽调农技、植保、土肥、种子等相关股站科技骨干组成的粮食产能项目技术小组,技术小组负责方案的制订、宣传培训、技术指导服务和测产验收。
2.加大宣传力度。
充分利用我县“百名农技人员下乡入村助春耕”活动的契机,通过广播、墙报、宣传手册等媒介对粮食产能项目进行广泛宣传,结合基层农技推广补助项目,开展技术宣传培训,印发《长汀县粮食产能项目培训材料》6000份,发给产能区农户,让更多的农民群众参与粮食产能项目。
3.以专业合作社为依托,提高效益。
整合各产能区专业合作社的流转土地资源和农机资源,按照示范片区统一供种、统一耕播、统一肥水管理、统一病虫防治、统一机械收获的“五统一”要求,对示范乡镇水稻实行全程机械化操作,推进我县农业生产向优质化、专业化、规模化、机械化发展。
4.加强技术培训指导。
抽调技术骨干,成立了县、乡两级技术指导组,积极开展全方位、多渠道、多角度的技术培训。一是县乡两级配合抓培训,围绕我县实施粮食产能项目,整合技术培训资源,加强对示范乡镇的培训工作;二是利用我县组织开展春耕生产活动为契机,组织我县农业科技人员,在早稻生长发育关键时期,到示范乡镇各村委会讲授高产栽培技术,广泛开展技术培训和技术指导;三是邀请市县专家进入示范区开展技术指导和培训;四是对技术人员深入组、户进行田间现场培训和会议培训。
5.开展“五新”技术示范展示。
在粮食产能区每个示范点建立200-300亩的农业“五新”技术示范区,推广新品种、应用新肥料、全程机械化栽培等进行展示。通过试验示范展示,达到两个目的,一是新品种试验示范操作实施过程中让当地农民有亲身体验学习的机会,起到培训作用;二是让农民在自己的家门口就近观察新品种的综合表现,为农民推广应用“五新”技术提供科学直观的现场,起到宣传推广作用。
6.开展工厂化育秧。
为提高耕作效益,减轻劳动强度,节约劳动力,粮食产能区2014年建设四个工厂化温室育秧示范点,开展水稻工厂化育秧。通过开展工厂化育秧,全面提高我县水稻生产技术水平,进而提升我县水稻综合生产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