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实做好立筒仓MEC系统维护和功能提升工作。我库立筒仓及其配套设备于2004年11月通过初步验收,为使整套设备能尽快投入使用以发挥效益,在总公司的大力支持下,我们认真做好日常护理及功能完善工作,使立筒仓具备了安全储粮的基本性能。
一是坚持不懈做好日常维护工作。由于常年潮湿多雨及海风吹蚀,立筒仓MEC系统露天设置的通风除尘和输送设备等老化锈蚀严重。四年来,我库在总公司无专项维护资金的情况下,想方设法自筹经费,做好力所能及的日常护理工作,尽力确保设备能正常使用,并尽可能延长使用寿命。
二是努力完善粮情测温、通风、熏蒸系统及防雨功能。为使立筒仓满足长期安全储粮的基本要求,我库积极配合有关施工单位,切实做好粮情测温、通风、熏蒸系统的安装调试工作,并实行不定期检测,确保各系统处于正常状态。同时,考虑到立筒仓顶前期设计中无防雨顶棚,相关防雨材料又严重老化,致使仓顶设备装置露天安置,锈蚀较为严重,难以确保不发生渗漏事故,我库积极与总公司沟通协调,顺利完成了立筒仓顶防雨顶棚工程,有效提高了立筒仓的防雨、防晒功能,为装粮压仓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是妥善解决空载运行中存在问题。由于立筒仓MEC系统长期缺乏有效的使用及实载的磨合,在例行空载运行中仍存在不少问题,如严重锈蚀的通风管道、热胀冷缩变形的栈桥输送带、设备气密性的处理等,我库积极在第一时间联系厂家,主动咨询、聘请地方技术专家指导进行诊断、修复,均一一顺利解决。
二、充分做好负载运行前的粮源落实、人员配置等准备工作。
为早日完成立筒仓MEC系统正式验收及结算工作,切实解决立筒仓负载运行的粮源问题,库领导深入周边粮食企业、饲料及酒类厂家等联系代储业务,积极宣传介绍我库先进高效的自动化仓储机械设备、过硬的粮食保管技术及规范的仓储物流管理等,争取到青岛啤酒(珠海)有限公司在原来*吨大麦的基础上追加*吨大麦代储业务,有效解决了立筒仓负载运行的粮源问题。随即,我库成立了立筒仓装粮压仓攻关小组,多次召开入粮前准备会议及现场实地查勘,结合负载试运行过程,细致地分析、研究MEC入粮系统各个环节,克服陆运、码头装卸出入库同时进行、人员紧缺等困难,合理安排、科学调度,指派专人负责,详细了解设备的使用原理、注意事项及基本操作方法,针对可能出现的问题制订了应急处理方案,切实做到有备无患。
三、深入开展技术攻关,圆满完成装粮压仓负载运行。
长期以来,由于立筒仓MEC系统原生产厂家地处外省,在珠海亦无办事处,我库独立完成了主要的系统维护工作,技术方面有了长足进步,积累了一定经验。对此,库领导更坚定了自力更生、自主完成立筒仓MEC系统重载调试工作的决心,并要求通过入粮保粮工作,进一步锻炼队伍,提高技术水平。
首先,开展MEC系统负载调试运行技术攻关。由于长时间没有进行负载运行,立筒仓MEC系统的许多设备已坏死,导致负载试运行中难以避免地出现了埋刮板输送机故障、气动闸门漏气、通风除尘设备的堵塞等问题。对此,我库及时组织工程技术人员仔细检修立筒仓MEC、码头栈桥输送机、吸粮机等相关技术设施设备,深入讨论研究,主动咨询原供货单位、聘请地方专家指导,第一时间统一解决方案,逐项予以解决,终于在7月14日负载调试运行成功。同时,特别针对立筒仓计量系统中流量秤流量调节存在的严重设计缺陷,导致的管道严重堵塞问题,我库技术人员自主设计安装了流量调节阀,从根本上解决了此项问题,改造方案也得到了原设计施工单位一致认可。
其次,开展高温季节立筒仓大麦安全储藏技术攻关。对于大麦的储藏保管,我库无相关经验,而高温季节入仓大麦多虫更是保管的难点。对此,我库积极开展立筒仓大麦高温季节安全储藏技术攻关,指派技术骨干,通过自行检化验、查阅相关技术资料等,详细了解大麦保管技术要点,并迅速组织实施了立筒仓首次熏蒸杀虫作业。针对大麦发芽率极易受高浓度磷化氢熏蒸气体影响的特点,我库利用仓外环流熏蒸设备,实施低浓度24小时环流仓外施药,力求最短时间仓内均匀达到最低要求浓度及最短时间的熏蒸密闭,减少对大麦发芽率及品质的影响;针对熏蒸过程中循环通道利用立筒仓垂直内循环通风系统,内循环通风不彻底导致出现锥形仓底熏蒸死角的问题,我库在环流熏蒸的基础上结合底部布袋投药方法,彻底解决了该问题,实现了100%杀死害虫的良好熏蒸效果,并对大麦品质形成有效保护,得到了委托单位的一致肯定,树立了我库员工高素质、技术高水平、服务超一流的良好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