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粮机网浅谈我国小麦面粉机的发展
来源:环球粮机网发布时间:2015-06-07 16:28:11
小麦面粉机的进步促进了粮食加工业的大发展,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它们是一对孪生兄弟,谁也离不开谁。回顾历史还使我们认识到这样一个事实:我国的粮食机械工业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进口到出口的过程,才造就了今天这样一个繁荣、先进的局面。
自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末开始,我国的粮食机械工业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过程,为我国粮食及食品加工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与此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由于当时条件的限制,我国的粮食机械产品在制造质量、单机性能、成套水平、大型和关键设备的研制以及机电一体化程度等方面还相对滞后,粮食工业各项经济技术指标与国外先进设备相比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只能满足当时在计划供应条件下成品粮油加工的需要。为适应我国粮油深加工、企业逐步向大型化方向发展,粮食工业实现现代化,赶上国际先进水平的需要,必须进一步加快粮食机械工业的发展步伐,实现粮食机械工业的现代化。为此,自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开始,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实施了粮食设备的选型、定型、标准化;“七五”攻关和引进技术消化吸收战略;与此同时国外知名企业在中国合资、独资建设粮食机械厂的出现,进一步推动了我国粮食机械工业的发展。
(一)粮食设备的选型、定型、标准化工作,推动了我国现代化粮食机械工业的发展。
从1976年末开始,国家工作的重心逐渐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方向转移。在粮食工业行业,针对我国粮食机械设备型号杂乱、规格繁多、通用性差、成套性差、经济技术指标落后等状况,由当时的主管部门商业部按照国家提出的对现有机械设备要进行标准化、系列化、通用化以及对选定的设备进行重新设计,淘汰落后设备的总体要求,决定对碾米、制粉和制油设备进行选型、定型、标准化工作。此项工作,在原商业部的统一规划下,由科技司、粮食工业局和商科院三个单位组成米、面、油设备的选型、定型、标准化工作领导小组,由科技司牵头对上联系,立项申请经费;粮食工业局负责选定型和标准化的方案审定、组织设计、试制、试验和鉴定,协调工作进度等工作;商科院拟订有关标准化的技术方案、参与设计、试验等工作。领导小组成立后,分别于1978年下半年至1979年上半年召开了选型、定型、标准化工作会议,确定了碾米、制粉设备的选定型方案,明确了工作分工,落实了设计、制造和生产试验计划。确定了近百种300多台设备作为标准化、系列化、通用化的工作内容。为全面考核单机的技术性能和配套后的整体性能,选定型方案决定将新设备组成两条生产线,即日处理80吨的菜籽、棉籽预榨浸出生产线。分别安装在湖北武穴油厂和上海油脂二厂进行实际生产条件下的全面考核。整个选定型和标准化工作,从1979年2月西安选定型工作会议开始至1987年7月在上海对油脂二厂精炼油生产线通过技术鉴定为止,标志着碾米、制粉和制油设备的选定型、标准化工作的全部结束,前后经历了八个春秋,包括从一系列的规划开始,到制订方案、设计、审定、试制、安装调试和验收鉴定等,在我国粮油机械制造业发展史上,堪称是一项庞大的里程碑式的系统工程。参加这项工作的有各地粮油工业主管部门的领导、粮油科研院所、大专院校、有关粮食机械制造企业和粮食加工企业中的工程、设计人员成千上万。这项工作的胜利完成,为我国粮食工业和粮食机械工业的进一步发展,为我国粮食加工设备批量出口和成套对外援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为后续开展的粮食加工设备“七五”科技攻关和引进技术消化吸收积累了经验,培养了人才,锻炼的队伍。
(二)“七五”攻关和引进技术消化吸收缩短了我国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
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我国到二十世纪末实现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指引下,我国经济建设进入快速发展的阶段,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其中与建设小康社会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息息相关的食品工业也同步快速发展。与此同时,对于食品工业的基础工业——粮食工业提出了新的要求,粮食加工产品一贯以“老三样”为主的的局面受到严峻的挑战。面临我国粮食机械工业制造的设备大多不能满足精深加工的需要,而且各项经济技术指标与国外相比差距较大的实际情况,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起,在原商业部粮食工业局和各省、市、自治区粮食局的共同协作规划下,有计划的引进了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米、面加工成套设备。粗略统计,到九十年代中期,全国共引进各类粮食加工成套设备330多套,其中大米加工设备40多套,面粉加工及谷朊粉生产设备200多套,为了替代进口和节约外汇,自1987年起,在原商业部科技司和粮食工业局的统一规划下,将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国产化工作列入国家“七五”重点攻关项目。在实施中与粮食设备选定型和标准化工作一样,组织动员了全国粮食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粮食机械制造企业和引进设备的粮食加工企业的力量,按照引进技术国产化的方案,将引进技术中的先进工艺和关键设备纳入“攻关项目”。通过“七五”攻关和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实现了部分引进技术设备的国产化,随着“七五”攻关项目和引进技术设备消化吸收国产化的实现,使我国的粮食工业和粮食机械制造水平又上了一个台阶,进一步缩短了与国外先进水平的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