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廷国是荫平村8组组长,每年种植水稻面积在140亩左右。近年来,依靠农业机械化技术知识,先前投资30余万元,购回从种到收全程机械化作业,并成为当地种田能手和勤劳致富领头雁。潘传富是荫平村6组“当家社员”,既得益于罗廷国的鼓励,又不甘落于人后,奋力向罗廷国等粮食种植大户看齐,也购回了一套耕种秋收农业机具。俩人在粮食生产经营中比学赶帮,为大力发展粮食生产做出了显著成效,多次得到乡亲的好评和相关的肯定。
“耕田机、插秧机、抽水机、收割机等家用机具,我俩几乎都有了,罗廷国家甚至是两套。”潘传富说,要真正实现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他和罗廷国俩人都还没有烘干机。这一直是俩人的心病。今年,他俩你鼓励我,我鼓励你,俩人终于达成了投入巨资购回水稻烘干机,圆了心中职业梦想。
“前两天,我们投资23.5万元,在县农委、农机局的帮助下,购回了两台烘干机,及时投入到今年水稻抢收中。”罗廷国说,这两机器都是浙江产的,每台烘干机每15小时能烘干稻谷10吨,且可以连续24小时工作。据资料介绍说,每烘干百斤稻谷成本2元。县农委专家分析认为,烘干每百斤稻谷成本在4元左右更为合理。
“表面上看,我们农民是出巨资在买机器。而实际上,我们只是先垫资了巨资,在享受国家补贴、市政府补贴政策资金后,每台机器,我们实际只花了4.5万元,国家投资了大头,我们得到了实惠。”罗廷国毫不隐瞒地说,说白了,在某种意义上说,也是冲着国家补助政策去拼一把。
“水稻烘干机的作用非常大。”潘传富说,他们算了一笔者增收帐,2万斤稻谷人力晒干的话,至少要三天时间,每天要5-6人翻晒,请用工日费按80-100元计算,共开支1620元左右。而烘干机烘干2万斤稻谷只要15个小时,时间节约了两天多。成本节约800多元,减少了一半开支。更重要的是不用看天的“脸色”办事,还减少晒场和纠纷等难题及烦恼。更多相关信息,还请您继续关注我们的官方网站,环球粮机网:http://www.worldl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