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生产第一大省湖南,种粮农户纷纷向记者表示,粮食的收获和存储环节浪费确实很大,甚至“产得越多、损失越大”对这一现状早就痛心不已却又无可奈何,希望有方法遏制这些无谓的浪费。
损耗的粮食比例高达20%
洞庭湖腹地的常德市汉寿县,来自大南湖乡的种粮大户孙文贤直言:全乡每年因为发霉和被老鼠吃掉的粮食比重高达20%
孙文贤告诉记者,当地土壤肥沃,农民种植水平高,只要风调雨顺,一亩地早晚两季的总产量便可达到一吨以上。然而,与高产量并存的却是高损耗。由于缺少晒坪和仓储条件,加上人工吃紧,每年“双抢”15天时间里,尽管孙文贤忙到每天只睡两个小时,仍然无法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将自己几十万斤稻谷全部晾晒完毕。
大南湖乡有4万多亩早稻,产量有4000万斤。要找到足够大、足够多的晒坪根本不可能。孙文贤告诉记者,全乡最大的一块晒坪面积也不过2亩,一次最多能晒3万斤稻子。早稻因为是夏天收割还稍微好一点。晚稻就不同了天气不好的话,晒到下雪天都晒不干!孙文贤说。
稻谷一旦晒不干,便会迅速发霉蜕变。于是便出现了产得越多,损失越大”尴尬局面。
面对这样的情况,农民只有两种选择。一种是双抢”时为减少时间和本钱放弃一局部早稻收割,以便为价格更高的晚稻生产腾出时间。一些大户反映,每年因此放弃的早稻少则几万斤,多则几十万斤。
另一种就是贱卖早稻。孙文贤告诉记者,就算明知道稻谷价格会涨,也只能尽早卖出。去年早稻一上市我就卖了每斤才卖一块一毛钱,一个月后涨到一块四毛钱,已经无谷可卖了光差价我就损失了30多万元。孙文贤说。
一些规模不大的农户则选择边晒边存、边存边卖。但简陋的仓储条件同样让他稻谷白白损失。大南湖乡农民宋连发去年9月储存了2万斤晚稻在家,半年多时间就减少了300斤。老鼠太多了门都被咬坏了
宋连发带着记者来到粮仓”这本是宋家老房的堂屋。记者看到两扇门都是木头材质,被老鼠咬穿的洞有拳头大小,而堆压在底部原本打包好的稻谷已经散落得满地都是
收粮主体混乱助长损耗加速
为了便于存储,国家对收储粮食的水分含量有要求。记者了解到稻谷刚收上来时水分含量一般都在30%以上,经过一段时间晾晒可以降到18%左右,但仍高于国家13.5%规定规范,一些正规米厂的规范尽管稍微宽松,也维持在15%左右。而这种实际水分含量与标准之间的差异,便为一些小米厂和粮食贩子提供了可乘之机。
据了解,正规企业和国库会严格执行稻谷水分和杂质的相关规范,由于粮食收购的市场主体多样和无序,激烈的竞争往往使得有些收粮主体无视规范,仍旧大量收购不达标的稻谷,进而更加促使农民不愿对稻谷进行整理晾晒。两者互为因果,导致粮食品质大大降低,加速损耗。
湿粮和干粮的差价可达每吨700元,而作假利息又极低,不少同行便采用"装底盖面"外面好里面差)方式将收来的稻谷交给国库或企业。赵鹏辉说。赵鹏辉是益阳市赫山区一位从业9年的粮食贩子,告诉记者,为了抵消抢粮增加的本钱,一些贩子便想出如此方法以次充好。
另一方面,一些不靠种田维持生计的散户,除了对留作口粮的那局部稻谷进行妥善保管外,根本不愿在储粮上多花心思,只是随意将粮食堆放在废弃的猪圈或是柴房里。
赵鹏辉说,只要自己对质量要求稍微严苛,或是价格上稍微压了价,之前谈好的一笔买卖随时都有可能黄了许多农户并不太在意粮食的损耗,因为他觉得损失的粮食并不值多少钱,可是积少成多,浪费十分巨大。
让“无形的良田”变得有形
粮食仓储被称作“无形的良田”其重要性显而易见。然而,据湖南省粮食局统计,湖南省每年农户储粮损失高达40多亿斤,年经济损失50多亿元。这一环节暴露的问题亟待解决。
记者从湖南省粮食局获悉,国家发改委、国家粮食局在2007年试点、2009年扩大试点的基础上,于2010年正式启动了农户科学储粮专项工作。主要是采取中央、地方补助和农户自筹相结合的方式为农户建造小型铁皮粮仓。
但截至目前,湖南全省只有28个县市组织开展了此项工作,说明工作效果并不明显。一方面,小型粮仓仓容有限。另一方面,尽管《农户科学储粮专项管理方法》规定为规模化生产的农户和农场建设大容量储粮装具,但这并未与种粮大户最迫切的需要相契合。
孙文贤告诉记者,除缺少晒坪外,专业粮食烘干机少之又少是难以减少损耗的另一重要原因,大南湖乡起码需要20台日处理15吨的烘干机,可我一台都没有。孙文贤说,这个事情疑惑决,仓库建得再好也不管用。
记者了解到缺少烘干设备已成为一个普遍问题。据一位仓储科科长介绍,按每烘干1吨稻谷收取100元的价格将直属库的设备提供给当地大户使用,仅仅能满足10户粮农。
设备少、时间紧、用户多,根本满足不了需求这位科长表示,目前烘干设备造价高昂、数量偏少与大量待烘稻谷之间,已形成巨大矛盾,建议国家在加强仓储建设的同时,也按一定区域范围大力扶持地方进行晒坪和烘干设备建设。
业内人士指出,粮食“从田间到餐桌”整个链条,国家目前只管理和服务了链条的一半,即“从仓库到餐桌”而从田间到仓库的管理和服务则薄弱得多。认为,储粮浪费不可小视,政府应在这方面对农民进行科学引导和必要扶持,加强储粮基础设施建设,让“无形的良田”发挥出有形的作用。更多相关信息,还请您继续关注我们的官方网站,环球粮机网:http://www.worldl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