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环球粮机网  >  粮机厂家动态 >

储粮通风技术总则二

来源:环球粮机网发布时间:2015-05-24 16:55:36

根据粮食温度与水分查第五篇《谷物冷却机低温储粮技术》表2—1,得知粮堆内空气的平衡相对湿度,如果仓外空气引入粮堆后,相对湿度小于原粮堆内空气的平衡相对湿度则可通风;反之,则不应通风。
 
例:某仓玉米的水分为13.6%,粮温为10℃,大气的相对湿度为85%,温度为8℃,问该仓玉米能否进行机械通风?
 
解:仓外空气引入粮堆后的相对湿度
 
查表5—5可以得知,当大气温度为8℃,其饱和水蒸气量为8.215g/m3.而粮堆温度下的饱和水蒸气量为9.3299g/m3,查谷物冷却机部分表2—1可以得知该仓玉米的平衡相对湿度为60%。将已知数据带入公式求得:
 
计算得出相对湿度75%,大于粮堆的平衡相对湿度。结果是:不宜通风。
 
这种确定粮堆通风时机的方法,比较简单,易为粮库职工掌握,但需要查表、计算,而且不能确定通风后粮堆的预期水分值,也不能得出最佳的通风条件。
 
第二种方法:湿球温度计算盘查对法
 
该网盘由底盘和外盘两部分组成,在外盘上有粮食温度的刻度,范围为l℃~42℃,另外还有一个粮食水分指示箭头,底盘有粮食湿基水分的刻度以及湿球温度的刻度。将这两个同心圆盘的圆心重合形成能相互转动的整盘。
 
这一计算盘的工作原理是以湿球温度的大小来判断通风时机。优点是通风结果能更好地反映粮堆实际情况,因为粮粒在通风干燥过程中,其温度正是棚应窄气条件下的湿球温度。
 
该盘的应用方法如下:将图5一ll外盘的箭头对准粮食原始水分,则外盘上^粮温刻度线所对应的内盘上的仓外空气的湿球温度就是能否通风的界线。如图所示,粮食原始水分为11%,粮温为25℃,与之相对应的仓外空气湿球温度是17℃,这时,大气的湿球温度小于l7℃,则能通风,否则不宜通风。
 
这种方法简易易学,但还不能提供一个直观的有数字概念的通风时机判定式。另外,用于不同粮食时,难免产生误差,当气温为零下时,该盘难以应用。
 
网5—11  湿球温度计算盘
 
第三种方法:查表对比法
 
根据有关基础数据,结合粮油储藏学的基本知识,计算出粮堆空隙中空气的实际湿含近似值(g/m3),及大气的实际湿含量(g/m3) ,见表5—6和表5—7,将这两个表作为计算粮堆通风时机的基础。
 
粮堆空隙间空气的相对湿度超过70%,储粮期间霉菌就可能迅速增长,从而影响粮食的晶质,表5—6根据粮堆空气湿含量将稻谷和大米水分划分为安全水分区域和不安全水份区域两部分。
 
该表的应用原理是大气的实际湿含量应低于粮堆间隙中空气湿含量。
 
表5—6粮堆空隙中空气的实际湿含量近似值(∥m3)
 
粮堆的平均水分(%)
 
安全水分区
 
不安全水分区
例题:有稻谷堆,其水分为l4.5%,粮温为20℃,现大气温度为l6℃,相对湿度为75%,问是否能够进行机械通风?
 
解:首先查表5—6,得知粮温为20℃时的稻谷堆内空隙中空气的实际湿含量为12.8g/m3,再根据大气情况,查表5—7,得出大气的实际湿含量为l0.1g/m3。大气的湿含量10.1g/m3低于粮堆的实际湿含量l2.8g/m3,可以进行机械通风。
 
这种方法,使用简便,免去了再查找其他换算表格,得出的数据直观,根据通风时间的长短及单位通风量的大小,也可估算出通风降水的多少。
 
表5—7大气的实际含湿量(9/m3)
 
相对湿度第十节  机械通风的操作管理
 
一、粮食入仓前后的注意事项
 
(一)粮食入仓前的检查
 
除单管和多管等移动式通风系统是在粮食入仓以后进行安置外,其他通风系统的风网都必须在粮食入仓以前就安置好。因此在入粮前需要对风网进行最后的检查。否则,一旦入粮以后发现问题就很难补救。检查的项目有:
 
1.通风道是否畅通,是否有积水或异物。
 
2.通风管道衔接部位是否牢固,尤其是吸出式通风系统,要严格检查风道是否漏粮。
 
3.通风机和防护网固定是否牢固,与风道连接处密封是否良好。采用吸出式通风的出风口必须避开人行通道和易损建筑、物品。
 
4.检查电机是否正常,风机的转向是否正确。平房仓粮面上的轴流风机转向要统一,不要一个正转,一个反转。平房仓的通风管道与轴流风机(或离心风机)的联结要牢固、密封。
 
(二)粮食入仓中和入仓后的注意事项
 
1.粮食入仓过程中要随时注意不要损坏风网,如果发生损坏,要立即停入粮,进行修复。
 
2.采用机械输送入仓的,应经常变换入粮点位置,或采用散粮器,以减轻粮食的自动分级。这对保证通风均匀是十分重要的。
 
3.入粮后要平整粮面,以确保粮堆各处阻力均匀。入粮的粮层厚度要符合风网设计要求,过厚影响通风效果,过薄会改变通风途径比,严重时将造成通风不均匀。采用揭膜法调节风量的,要在通风前将薄膜覆盖在粮面上。
 
4.在通风前要开启仓房门窗,防止通风开始后仓内外空气压力差对仓体建筑造成损坏,同时也给通风时内外空气交换提供通道。
 
5.通风前要检查设备的接地线是否可靠,电动机和控制电路接线是否正确,防止通风机反转。对功率在5.5kW以上的通风机,要求装备自动控气开关或者其他具有自动继电保护功能的控制器,而且要求启动器与电动机装在一起。因为通风机的启动电流为正常运转电流的3倍~6倍,对具有多台通风机的通风系统,各通风机的启动器之间可增设延时装置以错开启动时问,或由人工控制分别启动,避免过大的启动电流冲击电网,对功率在lOkW以上的通风机,最好选用△形接线方法的电动机,在启动时使用星/三角启动器,以降低启动电流。也可采用补偿器降压启动。
 
由于不同型号的通风机特性参数差别很大,即使同型号的风机也难保证特性参数完全一致。如果将通风机直接串联或并联运行,易造成其中一台通风机过载,甚至导致电动机烧毁。因此必须严格禁止这种联结方式。
 
二、通风前及通风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一)通风前要选定通风方式
 
1.压入式:当轴流风机或离心风机安装在粮仓底部的进风口,风机开动后,将外界冷空气吹入仓内粮堆中,空气上行,穿过粮层后,废气排人大气。仓内粮食温度降低过程中,底层粮食先冷却,冷却区逐步向上推移,中层粮食降温,最后上层粮食降温,上层粮温达到通风降温要求标准后,整仓粮食通风降温工作结束。
 
这种方式通风降温的优点是:①易排除上层较高粮温,避免上层湿热向中层下移;②由于风机叶轮与空气的磨擦,使气温稍有上升,降低空气相对湿度,减少粮食水分增加的机率;③中途停机后,上层粮温高,易于检查。另外,上层粮温高,可通过将粮面上窗口或自然通风口打开,进行自然通风(或轴流风机吸风),以降低表层粮温。
 
缺点是:①由于风机使空气升温,通风时,一般会少许降低粮食水分,而降温时间也稍长;②上层粮温高,在低温季节通风时,可能有结露现象;③风机进口附近如有杂质,可能将杂质吹人通风管道,造成堵塞。
 
在条件具备的地区,如仓顶部有轴流风机,气温适合降温的时机较多,也可打开仓底通风口,开动轴流风机,用负压通风,可达到整仓粮食由底层至上层逐步冷却,降低粮温。
 
2.吸出式:当仓底部的离心风机或轴流风机开动后,冷空气从仓上部的窗户(或进风口)进入,穿过上层粮食下移,冷却区逐渐下降,至到地面的通风管道,整个过程才结束。其优点是:①有效利用冷空气,因为冷空气的温度不首先经过风机。②入库的高温粮,在降温通风时,避免了表面结露;③可进行局部通风,当仓内只装部分粮食时,只要对露出风道覆盖起来,则可对入仓的粮食进行吸出式通风。缺点是:①中途停机时,底层温度高,不利于检查;②如果空气相对湿度大,全天通风,可能对表层粮食增湿;③粮食上层温度高,下层温度低,不可用此方式通风。
 
(二)通风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1.新建平房仓配备少量大型离心风机是用来应急散热降温的。正常通风可采用轴流风机进行吸出式通风,降低粮温。也可先用离心风机将粮温快速降至l5℃左右,缓苏若干天后,再适时用轴流风机进一步降低粮温。
 
2.一个粮库内,如果有多种类型的粮仓,可配备离心风机、轴流风机、混流风机。以便根据不同气候时机及不同仓型选用不同的风机,达到有效及节能的目的。
 
3.通风降温可采用一步到位法及三步降温法。
 
仓内粮食温度高,水分偏大时,在秋冬季,当气温条件适宜时,建议用离心风机,采用压入式,将粮食温度连续降到需要的温度。这时,粮食水分也会有所降低,但要注意防止结露。
 
仓内储存的粮食是杂质少、水分低的安全粮,可以根据不同气候特点,采取三步降温法:
 
第一步,在9月下旬10月上旬进行,将仓内粮温降至外温,粮食经过缓苏后,其温度不超过仓外大气温度。
 
第二步,ll月~l2月,利用寒冷天气或寒流到来之时机,大气温度在15℃以下,粮温高于气温8℃以上,可将粮温降到l5℃以下。
 
第三步,在1月将粮温降至0℃左右。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在冬季可以将粮温降到0℃左右,至于我国东北地区,由于气候寒冷,可将粮温降得更低,一般认为降至-l0℃即可,没有必要将粮温降到尽可能的低。
 
4.高大平房仓储粮应用谷物冷却机时,为了更好利用冷风量,在6 m高的粮面上要进行局部覆盖,就是在通风管道的正上方铺上l m宽的五合板,迫使冷风在粮堆中能较久停留。也可以在装粮前,在通风管道(地上笼上)中央铺上lo em宽的塑料布条,迫使冷风向两边行走,当然这样将增加阻力,电耗可能增加一些。
 
5.小型房式仓采用箱式机械通风,一定要遵守揭膜方法,否则难将粮食均匀降温。
 
三、通风中及通风后的工作
 
(一)检查通风机运转是否正常
 
如果电动机温升过高或设备剧烈振动,要立即停机检查。对吸出式通风系统,要经常观察出风口是否有粮粒或异物被吸出。如设备自动停机,一定要先检查断电原因,排除故障后才可重新启动。要严格禁止在通风机运转中进行检修,以防止发生人身事故。
 
(二)粮情检查
 
1.在通风开始时和通风结束后应按照《粮油储藏技术规范》的要求,对粮堆的温度、水分等粮情参数进行分区、分层检测。这是分析通风效果、检查粮堆温度和水分是否均匀的基础参数,必须做好完整的记录。
 
2.在通风进行中,可以采用定点抽样检测的方法。即在平均粮温处、平均水分处进行定时、定点的观测,了解通风中有关参数的变化情况,用以判断是否需要继续通风。通风开始以后,粮堆的温度将趋向一致。除立筒仓因粮层过厚不易均匀外,一般在粮堆中层平均风量处的温度与粮堆的平均温度基本相等,因此在这个位置设置测温点,可在通风过程中代表粮堆的平均温度。另外,在粮堆的局部发热部位或局部水分偏高部位也应设点。在通风过程中检测粮温和水分,一定要定点进行,这样数据才有可比性。
 
3.检测时间
 
降温通风中,温度至少每4h测定一次,水分在通风开始时和结束时分别测定一次。通风降水中,温度和水分至少每8h测定一次。
 
调质通风中,温度每4h测定一次。水分的测定时间间隔,根据需要增水量的大小确定。增水量小的,每2h测定一次;增水量大的,最大间隔为8h一次,要注意增水不要过度。
 
在通风过程中,每检测一次粮温或水分,都应按照通风的判断条件重新确定是否允许继续通风。
 
(三)机械通风后的工作
 
粮食机械通风降温作业完成后,为了保持粮食有较长时间的低温,应采取必要的隔热保温措施,以减缓粮食吸热而引起的温升,使粮食在夏季有较低的温度,从而延缓粮食品质变化,保持粮食品质及新鲜程度。
 
对储粮采取的隔热保温措施主要是对仓房进行改造和对粮堆进行隔热保温。
 
1.仓房的隔热保温
 
我国的粮食仓库,大部分为房式仓。在夏季,仓内的粮食温度随气温上升而逐渐回升。温度回升的速度,取决于太阳的辐射及仓房本身的结构。
 
为了控制粮温上升,就要阻止室外热量向室内转移。采取的隔热办法是改造房顶和墙壁,增加隔热吊顶和仓壁保温层。试验表明:房顶改造费用为整仓改造费用的1/3,墙壁改造费用为整仓费用的2/3,而隔热效果前者为后者的四倍,因此,应优先改造房顶。
 
2.粮堆的隔热保温
 
没有条件改造仓顶时,通风降温后的粮堆表面应覆盖保温层,试验表明:在粮食通风降温至0℃~2℃时,粮面覆盖厚度为25 mm的聚苯乙烯泡沫塑料,高温季节月平均粮温仍可控制在18℃左右。采用50cm以上的稻壳隔热,也能达到同样的效果。采用棉絮、海绵、废泡沫塑料、稻壳等填充料作窗帘、门帘也有隔热作用。
 
机械通风降温后,应掌握以密闭为主的管理措施,使冷却后的粮食温升缓慢。具体做法是:秋冬季适时通风降温,将粮食冷却在0℃左右,开春后粮温逐渐回升,如上层粮温达到l7℃以上,可视情况,对粮堆实行密闭,进行低剂量磷化氢熏蒸处理,同时在粮面用隔热材料进行覆盖。高温季节当外温低于仓温时应适时开启排风扇,排除仓内积热,秋后适时进行自然散热,防止粮面结露。
 
机械通风降水后水分达到安全储藏标准的粮食,可转人常规储存或凋出。对调质通风后的粮食应立即调出加工。
 
3.机械通风结束后,应立即对通风口进行密封隔热处理,避免底层粮温上升。
 
4.有条件的库,在仓顶涂以反射阳光材料,可以显著降低仓温。
 
第十一节  机械通风系统效率评估
 
机械通风系统工作效率的评估,以单位能耗越小,则系统的工作效率越高。
 
一、降温通风的单位能耗
 
降温通风的单位能耗是指1t粮食粮温降低l℃所消耗的电能,用符号Et表示,单位是kW·h/℃·t。其计算式为:
 
式中:Et——降低粮温的单位能耗,kW·h/℃·t;
 
∑Wt——降温通风实际累计耗电量,kW·h;
 
T初——通风前粮堆平均温度,℃;
 
T终——通风结束后24小时粮堆平均温度,℃;
 
G——被通风的粮食重量,t。
 
对降温通风的单位能耗要求:
 
地槽通风:Et≤0.075kW·h/℃·t;
 
地上笼通风:Et≤0.04 kW·h/℃·t;
 
单管、多管通风:Et≤0.10kW·h/℃·t;
 
箱式通风:Et≤0.18kW·h/℃·t;
 
低压缓速降温通风(风扇式通风)Et≤0.02kW·h/℃·t。
 
例题7—1:某一地槽通风仓房,储存稻谷500t,在机械通风前粮堆的平均温度为15℃.经过72h的机械通风,总共耗电300kW·h,粮食温度平均下降到4.5℃。求该通风系统的降温效果?
 
解:利用公式,求Et:
 
因0.057<0.075,所以该通风系统有较好的效益。
 
二、降水通风的单位能耗
 
降水通风的单位能耗,是指1t粮食每降l%的水分所需的电能,用符号Em表示,单位是kW·h/1%·t。其计算式为:
 
式中:Em——降低粮食水分的单位能耗,kW·h/1%·t;
 
∑Wm一一降水通风实际总耗电量,kW·h;
 
m初——降水前粮堆平均水分,%;
 
m终——降水通风束后48小时粮食平均水分,%。
 
对降水通风的单位能耗要求:
 
玉米降水:Em≤2.0 kW·h/1%·t;
 
稻谷降水:Em≤2.5 kW·h/1%·t;
 
大豆降水:Em,≤2.5 kW·h/1%·t。
 
例题7—2:今有一仓玉米,粮堆高2.5m,数量为200t,平均水分为l8%。经通风48h后,粮食平均水分为14%,总共耗电l50kW·h。试求降水通风效果。
 
解:根据公式进行计算
 
因O.9<2.0,该降水系统工作良好。
 
三、调质通风的单位能耗    .
 
调质通风的单位能耗,是指每吨粮食每增加1%水分所需的电能消耗。其符号为EW,
 
单位是kW·h/1%·t。其计算式为:
 
式中:EW——调质增加粮食水分的单位能耗,kW·h/1%·t;
 
∑Ww——调质通风实际累计耗电量,kW·h;
 
W终——调质通风后48小时粮堆平均水分,%;
 
W初——调质通风前粮堆平均水分,%。
 
例题7—3:有一仓小麦,总重300t,在适宜调质通风条件下,粮食水分为12.3%。经过4。25h调质通风,共耗电75kW·h,粮食水分增至12.6%。求调质通风单位能耗。
 
解:根据公式进行计算
 
第四章   房式仓储粮
 
储藏是指粮油商品离开生产领域尚未进入消费领域,而在流通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停留状态。粮食仓储保管工作就是采用合理的管理手段,科学的储粮措施延缓品质变化,减少损失损耗,防止污染,向绿色储粮方向迈进。“三低、三高”始终是仓储工作的目标即:低损失、低污染、低成本;高效益、高质量、高营养。
 
一、入粮前的基础准备工作
 
1.仓房检查:(1)气密性检查:高大平房仓应密闭门、窗、通风孔等,用风机吹风使压力增加到500帕,进行测压实验,500帕压力的条件下,降到250帕时的半衰期不小于40秒。气密性达不到要求,熏蒸时可采用塑料薄膜密封粮面的方法解决。(2)仓房要求上不漏下不潮、仓壁无裂缝、门窗能密闭,达到安全储粮要求。
 
2.通风系统的检查:通风系统设计的基本要求是风道布置合理,风网工艺简单、阻力小,通风系统向粮堆送风均匀,通风设备安全可靠,操作简便。通风道一般分为地槽式风道和地上笼风道两种类型。应以空气途径比来规划风道,以降温为目的空气途径比选择为1.5—1.8;以降水为目的选择为1.2—1.5。另外通风道单程长度不宜超过25m,通风道间距不宜超过6m。粮食入仓前要全面检查通风系统是否完好,通风道内不得有积水和异物;地上笼通风道的衔部位要牢固合缝,装粮后风网内不得漏入粮食。首次通风前,应对风网送风均匀性和通风机工作状态进行测定。
 
3.粮情检测系统的检查:入粮前要联通整套系统,检查有无异常情况存在,保证整套系统能安全、稳定地进行工作。布测电缆的要求:水平间距不大于5米、垂直方向上的测温点间距不大于2米,可在粮食入仓结束并平整粮面后埋入粮堆,也可边入粮边埋入电缆。检测主机、数据采集器应正常工作,并有有效的保护措施,以保证在雷雨天气、严寒、酷暑等恶劣条件下能正常运行。
 
4.机械设备的检查:对设备的检查,应按照各自设备的特点,检查其安装是否合理,运转是否正常,清理设备是否有筛口堵塞或破损,皮带是否完好等等,还需要检查各设备之间是否能相互配合协调工作。
 
5.动力负荷检查:仓房周围的动力负荷要满足通风机械全部启动时最大动力负荷的要求。
 
6.空仓消毒的检查:仓房及配套设施设备在装粮前应彻底打扫,清除残留粮粒、灰杂,发现有虫,要进行杀虫处理。
 
二、入仓粮食的质量要求
 
各级储备粮入库的质量要求是符合国家质量标准中等以上的新粮。
 
1.水分的要求:粮食水分是粮食安全储藏的关键因素,直接影响粮食的呼吸、害虫和霉菌的生长。入仓的粮食水分必须符合当地的粮食安全水分标准。小麦入库水分是12.5%,稻谷入库水分是13.5%。另外,采用谷物冷却机储粮的入库水分可适当放宽。
 
2.杂质要求:必须小于1%。
 
3.粮食品质的要求:入仓的粮食质量必须要符合《粮油储存品质判定规则》中“宜存”的有关规定。一般新收获的稻谷、小麦其脂肪酸值在15—20mg之间。所以常用脂肪酸值的大小鉴别粮食的新陈,另外还有“愈创木酚法”和“酸度指示剂法”等粮食的新陈测定方法。
 
三、粮食入仓操作要求
 
1.首先做到五分开:不同品种、等级、水分、年限、有虫无虫应分仓储存。
 
2.入仓时间:粮食应选择在低温季节或低温时间入仓,尽量使入仓粮食处于低温状态。
 
3.入仓温度:要尽量减小粮食和环境温差,当温差较大时,要及时采取措施均衡温度,消除积热,防止结露。
 
4.粮食入仓时,要尽量减轻粮食自动分级和杂质聚集现象,并要注意保护通风和粮情检测设备不受损。
 
5.粮食防护:在粮堆底层和表层约30厘米厚的粮食拌合防护剂,以达到控制虫害的目的。
 
6.入粮结束后,应及时平整粮面,埋入测温电缆,清理输送设备、清理设备等处的残留粮食,并进行清消,以防害虫感染。
 
7.准备粮面密封的材料,在适宜的季节,及时进行密封,以利于进行“双低”和“三低”储藏。
 
四、储粮日常管理
 
粮食入仓结束后,就由动态的管理进入到静态的管理过程,加强温度、湿度、水分、害虫、品质等检测分析,做好安危排队,是确保安全储粮的关键。
 
(一)温、湿度检测及分析
 
1.温、湿度检测的内容包括粮温(含粮堆逐点粮温,各层和全仓平均粮温)、仓温、气温、仓湿和大气湿度等。
 
2.利用粮情测控系统进行定时巡检和连续跟踪观测,在气温较高的季节,每1-2天巡检一次;在气温较低的季节,每5-7天巡检一次,并经常人工进仓设点抽检粮温。
 
3.储藏期间如遇风雨天气,应随时检查粮仓有无渗漏现象,风雨后要及时检查粮情。
 
4.对温、湿度检测结果做好记录,并对能够反映粮食储藏安全状况的有关数值进行统计分析,判断粮情变化是否符合正常的储粮变化规律,为是否采取相关措施(如通风、散湿、局部处理)提供理论依据。这些数值主要包括:典型粮温值(平均粮温,最高粮温)、层平均粮温极差值(主要指表层平均粮温与底层平均粮温的差值)、粮温梯度值(粮堆内相邻的测温点数据的差异程度)、粮温变化速率(相等时间间隔内,平均粮温、最高粮温和最低粮温的变化速度);仓湿(仓内空间相对湿度)、仓湿变化速率(相等时间间隔内仓湿的变化速度)。
 
(二)水分检测及分析
 
1.为准确掌握整仓粮食水分及其均匀度情况,以及在储藏过程中水分变化情况,在入仓后和储藏期间应定时(每季度)对整仓粮食进行分区分层、逐层逐点扦样检测水分。水分扦样检水分扦样方法:散仓将粮面划分若干区段,每区为100㎡,取四角与中心5个点作为检测点,两区界线上的两个点为共有点。堆高2m以下的,分上、下两层;堆高2m-4m的,分上、中、下三层;堆高4m-6m时,分四层。安全水分粮每季度1次,半安全水分粮每月1次,危险水分粮根据情况随时测定。
 
2.在季节转换时,尤其是在冬春及夏秋季节转换时,应随时扦样检查粮堆表层的水分变化。发现有结露征兆时,应及时采用翻动粮面、通风等方法妥善处理。
 
3.对水分测试结果做好记录,并将每次测试结果按层、分区进行统计分析。在整个储藏期间对能够反映粮食稳定和水分变化的有关数值进行统计分析,并判断粮情变化是否符合正常的储粮变化规律,发现水分有陡升现象时,应查明原因并及时采取通风降水和防霉处理。这些数值主要包括:典型水分值(平均水分,最高水分)、水分梯度值(粮堆内相邻的水分测定点层平均水分之间差值与距离的比值)、水分不均匀度(粮堆各水分测定点数据的差异程度)、水分变化速率(相等时间间隔内,平均水分、最高水分和最低水分的的变化速度)。
 
(三)储存品质检测及分析
 
1.参照《中央储备粮油质量抽查扦样检验管理办法(试行)》有关规定设点扦样检测,同时对粮食品质易变化的粮面、仓壁及底层附近的粮食随机各扦取一份混合样品进行粮食安全储藏情况检查。
 
2.粮食入仓时要进行粮食品质全面检测分析,储存期间要按规定进行粮食品质定期检测时间为每年3月、9月进行,如有特殊情况,及时检测分析。
 
3.对检测为“轻度不宜存”的粮食,应重点监测,并视具体情况适时安排轮换,防止品质劣变为“重度不宜存”。
 
(四)害虫检查及分析
 
1.害虫检查的方法:散装粮仓房四周、柱周围、仓门内、人员进出口、排风扇口、通风道口、温度异常变化点和曾发生过害虫的部位各设1点,墙的长边设2点,短边设1点,每点距墙0.1m-0.5m,按粮堆大小应在粮面中部区域设3-10点。表层采样设置在粮面至0.5m之间,堆高3m以下设1个采样层,堆高3m-6m设两个采样层,每层采样量不少于1kg;包装粮500包以下的取10个采样包,500包以上的按2%比例取样。以害虫密度最高的点代表全仓的密度。检查的期限粮温低于15℃自定;粮温15—25℃时,15天检查1次;粮温高于25℃,7天检查1次。危险虫粮处理后的3个月,每7天至少检测1次。
 
7.5.4.2虫粮的分析和划定等级参照《粮油储藏技术规范》中第7.1.4.5款执行。
 
(五)防发热检查及分析
 
1.除通过粮情检测系统连续、定期检测的粮温外,必要时对粮堆表层、中间层和底层,杂质或不完善粒聚集区等敏感区域,以及温差过大或水分差异较大等有安全隐患的粮堆部位,应增加手工检测点,缩短检测周期,不定时进行人工入仓检测,观察是否有发热迹象。
 
2.通过对典型粮温值、粮温变化速率等能够反映粮食发热的有关数值进行统计分析,判断是否有发热迹象存在,并及时查明原因。
 
(六)防结露检查及分析
 
1.在春夏气温上升和秋冬气温下降季节,粮温仓温相差较大时,在粮堆表层及靠仓壁的部位较易引起“结露”,应经常入仓检查(每周至少进仓一次)。
 
2.根据粮情检测系统对温湿度检测的结果,发现异常应立即进仓检查。
 
3.进仓检查可采用粮食水分测定仪及简易巡测仪对易“结露”及异常部位随时检测粮食水分及粮堆温度,分析粮堆结露的可能性。
 
(七)防霉检查及分析
 
在粮食储存期间(特别是在度夏储藏期间),应通过扦样化验水分来及时掌握粮食的水分变化,同时利用粮情检测系统,特别应注意检查粮温、仓温和仓湿的变化,必要时应取样检测霉菌菌落数,科学判断有无发霉的可能性。
 
(八)安危排队标准:安全粮水分在安全标准以内,5-9月最高粮温不高于当地气温,10-4月最高粮温不高于当地气温5℃,无虫或基本无虫粮。半安全粮水分超安全标准2%以内,5-9月最高粮温不高于当地气温5℃,10-4月最高粮温不高于当地气温10℃,一般虫粮。危险粮水分超安全标准2%以上,5-9月最高粮温高于当地气温5℃以上,10-4月最高粮温高于当地气温10℃以上,严重虫粮或危险虫粮。
 
五、科学运用储粮技术
 
储粮生态“生命三要素”是温度、湿度、气体成分,任何一项储粮技术的应用都是围绕这三要素进行的,如低温储粮改变温度,干燥降水机械通风改变粮堆内气体介质(湿度)的条件达到干燥目的,气调储粮也是改变粮堆内气体成分比例达到安全储粮目的如冲氮、冲二氧化碳储粮等,总之是创造一种不利于害虫、微生物发育生存,同时抑制储粮生命活动的环境从而达到安全储粮的目的。
 
(一)适时通风储藏
 
粮食入仓后,应根据当地气候特点分阶段适时通风,及时均衡粮温,消除积热,防止出现粮食发热、结露、发芽等现象,确保安全储存。
 
1.通风目的、方式及时机
 
(1)粮食入仓后,应利用有利的气候条件,及时进行均温均水间歇通风。高温入仓的粮食,还应利用外界低温环境,于夜间和早晨进行排热换气通风,必要时也可采用机械通风机进行均温散热通风。
 
(2)在低温季节,应充分利用排风扇进行经常性排热换气通风,适时排除仓顶积热,降低仓温、粮温差异。
 
(3)在高温季节,要密切注意粮情变化,若出现粮堆内积热、局部高温等异常情况或存在类似隐患时,应及早进行局部通风降温处理;若粮温出现明显回升时,应采取更为有效的降温措施,必要时进行全仓的谷物冷却机冷却通风降温。
 
(4)秋季到来后,应尽可能抓紧有利时机,及早进行一次以散除过夏后粮堆积热为主要目的散热通风。
 
2.通风操作与管理
 
在采用各类通风机进行机械通风时,应严格按照《储粮机械通风技术规程》或《谷物冷却机低温储粮技术规程》有关规定执行。
 
3.注意事项
 
为避免通风导致粮食水分减量过多,宜采用以保水通风方式为主的通风,具体参照《储粮机械通风技术规程》中有关要求,正确选择通风时机进行有效通风,避免因有害通风造成通风过程中水分减量和通风后产生粮堆内局部结露、仓顶和仓墙结露的现象。
 
(二)密闭储藏
 
在完成通风降温、防治害虫之后,应因地制宜采取粮面压盖、粮堆密封、仓房密闭等有效的方法,隔断粮堆内外湿热转移,防止粮食吸湿或解吸,力争粮堆长期处于低温或准低温状态,延缓最高粮温出现的时间及降低夏季粮温。
 
1、密闭方式及时机
 
在粮食水分均匀、粮堆温度梯度小、粮堆处于低温和稳定状态的情况下,于春末气温回升以前(翌年2月底前),进行粮堆密封或仓房密闭。若仓房隔热保温性能较差,一般还需辅助开展保温材料压盖粮面等粮堆隔热保冷措施。
 
2、注意事项
 
在采取密闭储藏时,应注意对粮温、仓温、仓湿进行跟踪检测,若出现粮温回升较快、仓湿显著增加、粮堆出现高温点等异常情况,应及时解除密闭、查明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解决隐患后方可重新密闭。特别是采取粮面压盖、粮堆密封措施时,应经常检查膜下及粮面有无结露、霉变现象及粮堆内是否存在局部发热等异常情况,若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揭膜进行相应处理。
 
(三)低温(准低温)储藏
 
安全储存水分粮食储存,宜采用低温储藏(粮食储藏期间的粮堆平均温度不超过15℃,最高温度不超过20℃),在高温季节,也可采取准低温储藏(粮食储藏期间的粮堆平均温度不超过20℃,最高温度不超过25℃),或尽量将粮温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只要通过循序渐进地应用降低粮温技术、保持粮温技术和均衡粮温技术等多种先进低温储粮技术措施,充分发挥各项技术的应用优势和协调作用,不断地调节粮堆温度,就能够有效地控制粮堆“内热源”的发生,创造和保持良好的低温储粮环境,确保粮食安全储存。
 
1.降低粮温技术
 
指在低温条件下,采取自然通风、机械通风方式用自然冷源或人工冷源来冷却粮堆的技术。主要包括:
 
(a)低温季节自然通风降温技术和机械通风降温技术;
 
(b)高温季节利用谷物冷却机冷却通风降温技术。
 
2.均衡粮温技术
 
指借助粮堆内微气流循环、湿热扩散、外界强制通风等方式,促使粮堆内或粮堆与外界之间温度达到相对平衡的技术。主要包括:
 
(a)在粮食入仓后,进行以平衡粮食温度和水分为主要目的的均温散热通风;
 
(b)在入夏之后,借助粮堆内存在的“冷心”利用气流干扰和扩散实现均衡粮堆温度的缓释低温技术;
 
(c)在秋末冬初后,进行以排除粮堆积热和均衡粮温为主要目的的散热通风;
 
(d)在粮食储藏期间,利用相对较低的外界环境条件,借助自然通风和排风扇通风等方式排除仓房空间积热,同时降低粮堆表层温度、减少粮堆表面和内部温度差的排热换气通风。
 
3.保持粮温技术
 
指通过对仓房的围护结构进行隔热改造和粮堆进行隔热压盖,确保粮堆不受外界较高环境温度的影响,避免粮堆温度较快回升的技术。主要包括:
 
(a)采用夹心墙、增加隔热板或墙体表面喷涂隔热材料、反光材料等形式,降低墙体对太阳辐射热的吸收和传导。
 
(b)采用吊顶式隔热结构、屋顶内外面直贴或喷涂隔热材料、屋顶外表面喷涂反光材料等方式,降低太阳辐射对仓温和粮温的影响。
 
(c)对仓房的各个门窗、孔洞增加隔热保温层,防止外界热量进入仓内。
 
(d)对粮面实施隔热压盖。如采用塑料薄膜或尼龙复合膜进行“单膜”、“双膜”粮面覆盖和密封,利用薄膜阻断粮堆内气流与仓内空间气流的对流交换,杜绝了仓温向粮堆内的对流传导;在粮面压盖各种隔热材料,以减轻仓温对粮温的影响;采用“单膜”密封粮面和隔热材料压盖的联合方式,同时隔断粮堆和仓房空间的对流和传导。
 
4.注意事项
 
应根据本地气候特点、仓房性能和粮情状况,采用经济合理的冷源,以利用冬季自然低温实施机械通风降温为主,结合仓房的隔热密闭和粮堆的密封压盖,采用轴流风机(排风扇)进行适时散热通风,及时排除仓内空间和粮堆内积热,必要时才采用谷物冷却机等机械制冷设备进行辅助降温通风。
 
在确保低温储藏效果的前提下,研究确定最佳的低温储粮经济运行模式,灵活综合运用自然通风、机械制冷通风等技术适时通风,充分发挥各项储粮技术措施的应用优势,实现低温储藏期间各阶段“降温冷却、防热控温、通风排热、散热降温”各项目标,有效的控制粮堆“内热源”的发生,确保低温(准低温)储藏的效果,提高管理效益。
 
(四)应急处理措施
 
1、害虫防治
 
经检测判定虫粮等级达到“一般虫粮”以上时,应及时进行综合防治。
 
(1)杀虫药剂种类、药剂量、密闭时间确定等具体方法可参照《粮油储藏技术标准》附录B常用化学药剂及使用方法的规定执行。也可用采用新型技术防治害虫。
 
(2)对于低温储藏状态的粮食。若局部发生害虫时,可采用防护剂或熏蒸剂进行局部处理的方式进行害虫防治和处理;若大面积发生害虫时,则采取整仓磷化氢和二氧化碳混合气休环流熏蒸的措施,具体方法可参照《磷化氢环流熏蒸技术规程》中有关规定执行。仓房的气密性达不到要求时,可采用塑料薄膜密封粮面,进行膜下环流熏蒸。
 
(3)若发现对目前广泛使用的防护剂或熏蒸剂已产生较大抗性的害虫,应采取轮用或换用其他有效的熏蒸剂或防护剂进行彻底的综合防治。
 
2、发热粮的处理
 
当粮堆出现明显的局部高温和发热迹象时,应尽快查明发热原因,并采取正确、有效措施,及时降低粮温。
 
(1)对因水分过高原因的发热,应采取通风降水操作;
 
(2)对害虫造成的发热,应先采取杀虫处理,再通过机械通风降低粮温;
 
(3)对因后熟期中粮食温度不均匀、由“出汗”引起的发热,可用机械通风的方法,降低和平衡粮食温度,消除“出汗”现象;
 
(4)对因返潮、渗水、局部混入高水分粮引起发热,可用单管风机组进行局部通风降低水分;
 
(5)对因结露引起粮面水分增大而发热,可用翻动粮面或机械通风的方法处理;
 
(6)当局部发热区域较大、发热点较多或出现整仓发热时,可采用全仓机械通风甚至应用谷物冷却机来平衡和降低粮温。
 
3、结露处理
 
经入仓检查发现有明显的结露现象时,应及时采取相应措施,消除、缓解结露现象。\
 
(1)若粮堆表面出现轻微结露现象,可采取翻动粮面、开启轴流风机排湿等措施;
 
(2)结露现象严重时,应采用离心风机及时进行机械通风操作。
 
4、发霉征兆粮处理
 
当粮温、仓温、仓湿达到或超过可能引起发霉的情况时,应及时开启轴流风机排湿,并通过适时通风平衡和降低粮温。当明显出现发霉征兆时,应及时进行降水通风处理,高温季节可采用谷物冷却机进行降水冷却通风,同时施用防霉剂抑制霉菌发展。当出现局部霉变时,应采取局部挖掘等措施清理出仓,必要时可采用杀菌灭霉处理。
 
六、粮食出仓
 
粮食出库必须按照粮食部门的规定,办理手续方可出库。同时,在粮食出库时,要认真核对衡器,填写出库凭证,每日出库终结要绘制当日出库数量报表,出库全部结束后,汇总出库数量与入库数量核对,填写溢余损耗报单,如发生超耗要分析造成超耗的原因。粮食出库后,要及时做好仓房、器材的清扫整理、除虫工作和机械设备设施的养护工作,并及时整理地脚粮,做到出一仓,清一仓。稻谷\\\\\
分享到:0

010-58594039

扫一扫,粮机资讯早知道

孙经理:13520642629(手机/微信加好友) QQ:2926794671 负责地区:江苏、浙江、甘肃、新疆、天津、上海

点击与我交流

魏经理:13552598995(手机/微信加好友) QQ:736936652 负责地区:湖南、湖北、青海、贵州、内蒙、广西、宁夏

点击与我交流

王经理:15311291834(手机/微信加好友) QQ:728246949 负责地区:安徽、江西、四川、山西、云南、重庆、福建

点击与我交流

李经理:15340094058(手机/微信加好友) QQ:1606650298 负责地区:山东、北京、西藏、广东、海南、陕西

点击与我交流

王经理:15313137632(手机/微信加好友) QQ:3213739617 负责地区:河南、河北、吉林、黑龙江、辽宁

点击与我交流

我们的愿景

最受欢迎的粮油机械招商网站!

我们的使命

通过互联网服务提升粮机行业的发展!

我们的口号

找方法才能成功,找借口只会失败!

我们的理念

一切以用户价值为依归!

我们的目标

做最好的粮机网,让招商变的简单!

合作伙伴

友情链接

安徽云龙

安徽谷王烘干机械有限公司

界首金龙

河南茂盛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江苏国粮

湘粮机械

湖南郴州粮机

捷赛机械

浙江齐鲤

合肥泰禾

安徽聚力

浙江齐鲤

郑州好粮油展

江苏晶莹

久超

安阳永正

美亚光电

东龙节能

三维输送

衡水金谷

郑州万谷

河南华泰

安徽辰宇

版权所有 环球粮机网-www.worldlj.com Copy Right 2010-2015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备15007387号-2

本站是专业提供粮机、粮食机械、粮油机械、粮食输送机、粮食钢板仓、粮食烘干机、粮机配件等网络平台及企业名录

本站只起到信息平台作用,不为交易经过负任何责任,请双方谨慎交易,以确保您的权益。

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发布虚假.劣质.非法等产品信息

关闭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