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五常大米的优势!
来源:环球粮机网发布时间:2015-05-22 15:15:17
一、种植历史悠久 贵为贡米
五常是从1835年开始种植水稻的,距今已有165年的历史。 最初在这里种植水稻的只是一小部分朝鲜族居民。清朝道光十五年(1835年),吉林将军富俊组织少数朝鲜族居民在沙河镇的亮甸子、王家街一带引水种稻,所产稻谷用石头碾子碾成大米,其后成为清朝后期历代皇帝的贡米。
二、气候好
从地图上看,五常稻作区形似一个开口朝西的巨大的“C”字,三面环山,这形成了优良的一季寒地粳稻种植条件。五常属中温带大陆气候,年平均气温3.5℃,活动积温700℃,平均无霜期在115天至139天之间。东南部海拔超千米的高山遮挡了东南风,而西部松嫩平原的暖流又可直接进入盆地内回旋,水稻从灌浆到成熟的8、9两个月,盆地内风和日丽,光照充足,昼夜温差明显拉大,平均温差13℃,比同纬度地区大5℃之多,最大温差达20℃,这就使水稻成熟期相当集中,老百姓说“上得急”。 因为在这样的气温条件下,水稻干物质积累多,可速溶解的双链糖含量高,吃起来香甜。饭粒表面油光艳丽,食之略黏,一碗米饭折到另一碗,空碗不挂饭粒,且碗内挂满油珠,剩饭不回生,这是支链淀粉含量高所致。
三、水好
五常“六山一水三分田”,耕地360万亩,其中水田就有170万亩。这里有天然的“水田”条件,有拉林河、阿什河两大水系,一级支流15条,二级支流14条,三级支流274条,河流总长度约2240公里,河网密度为0.3公里/平方公里,全部为自流灌溉.水为山泉水,水中有丰富的微量元素和矿物质。且由于稻作区位于河流的中游,水温较高,且沿途无工业污染。故此,完全可以说,“五常大米是温泉水灌溉”。
四、地肥
世界三大黑土带中,我国东北有12万平方公里,其中,黑龙江独占8万平方公里,五常又是龙江最大的县(市)域。五常的黑土厚度达两米,所含有机物高达10%以上。土质肥沃,有草甸土、黑土、砂壤土等11个类型,由于开发晚,土壤中有机质含量多,有害物质残留量低,绿色植被覆盖率高达70%以上。
五、品种好
最具品牌效应的优质大米为“五优系列“稻花香系列”、“松粳系列”等。
六、管理好
五常从1993年提出绿色战略口号,率先举起水稻这面“大旗”,树绿色食品的品牌。当时五常有130万亩稻田(现在有160万亩),提出的口号是:百万无公害,10亿精加工,占领大市场,富裕老百姓。此后,绿色基地不断扩大,1995年30万亩,如今已达60万亩。 五常人严把绿色食品生产的每道工序,绿色水稻基地的农户,每家都有绿色食品办公室发放的《绿色食品优质水稻栽培模式图》和《农药、肥料使用登记卡》,市、乡、村三级3000多名农业技术人员对基地实行技术总承包。据了解,原先水稻生产水平低的向阳乡、山河屯镇等,由于这一系列的技术服务,水稻生产水平已经赶了上来。可见,自然条件加人为努力,使得五常大米的质量有了保证。
五常稻花香--历史来源
据史记载,五常这个地域种植大米大约已有近200来年的历史。就其独特的地理、地质、地貌、气候、土壤、水质,应该说五常是全国最适合粳稻种植的最主要地域,也是我国粳米最大产出县。早在清廷就盛传着慈禧“非黑龙江五常大米不吃”的说法。所以一直以来黑龙江五常大米都是朝廷的“贡米”。 建国以后,黑龙江五常大米也一直定为人民大会堂“国宴”专供米。
五常稻花香米品牌
五常稻花香米品牌很多,包含的品种也很多样,最近又推出无机米,特贡米等,其原料都来源于五常,五常稻花香当属龙凤山,民乐两个乡最好。其中最为正宗的应该属于龙凤山稻花香。当地人都有一句话语形容五常的稻花香“龙凤民乐双乡,有了五常稻花更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