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的制粉工艺都是为了保证高的出粉率和面粉中低的皮层含量。成立机械的一系列玉米制粉工艺如下:
玉米制粉主要包括:清理、水汽调节、脱皮和脱胚、分级选胚和提糝、研磨与筛分等工序。
玉米清理一般采用筛选、风选、去石、磁选等方法。采用两筛一去石一磁选两风选的流程。
筛选是玉米清理中的主要方法,常用的筛选设备有高效振动筛和平面回转筛两种。高效振动筛清理玉米时,第一层筛面筛孔为直径12-17mm的圆孔、第二层筛面筛孔为直径2-4mm的圆孔。平面回转筛清理玉米时,第一层筛面筛孔为直径17-20mm的圆孔,用于清理大杂质;第二层筛面筛孔为直径2-4mm的圆孔,用于清理小杂质。
玉米去石一般采用干法去石,主要使用比重去石机。玉米粒大、扁平,流动性差,悬浮速度高,当使用一般的比重去石机时,技术参数要做适当的调整,如增加去石筛板的倾斜度、鱼鳞孔的高度、筛体的振动频率以及吸风量等。从鱼鳞孔穿过的风速应达到14m/s左右,使玉米在去石工作面上呈悬浮状态。
玉米磁选一般选用永磁筒或永久磁钢,以清除玉米中磁性金属杂质,避免金属进入后续设备,影响生产安全和成品质量。
玉米的悬浮速度较高,在12m/s左右,使用风选设备可有效的去除玉米中的轻杂质。为了不使玉米随杂质一起被吸风分离器吸走,吸口风速应控制在6-8m/s左右。
玉米的水汽调节,可以采用冷水、热水或蒸汽。在使用撞击脱胚机、破糝脱胚机或辊式磨粉机对玉米子粒进行脱胚前,玉米水分含量应为15%-18%;采用成立机械的玉米脱胚机时,玉米水分含量要达到20%-22%。玉米加水后,需经1-2h的静置后,才能进行脱皮和脱胚。如果采用蒸汽加湿,可缩短静置的时间或直接进入脱胚机。
在不同的气温条件下,应采用不同的水汽调节方式。气温在20度以上时,只需采用加水调节而不用蒸汽调节;在温度较低的冬季和初春季节,宜采用水和蒸汽同时调节。
玉米水汽调节的目的是湿润皮层和胚,仅有少量水分进入胚乳。玉米经水汽调节后,胚乳的水分含量一般应在13%左右,皮层水分含量为19%-20%.水分过高,不仅会使成品水分含量过高,也不利于加工。
玉米的脱皮可分为干法和湿法两种。玉米干法脱皮是玉米经过清理后,不经过水汽调节工序,直接进入脱皮设备进行脱皮,这种方法适合于我国北方地区在秋季加工刚收购的高水分玉米(18%以上)。玉米清理后,经水汽调节工序后脱皮,称为湿法脱皮。这种方法在玉米加工(特别是提胚制糁)中采用的较为普遍。尤其是加工低水分玉米,必须采用湿法脱皮,否则将严重影响脱皮效率和提胚率。
脱胚与破糝的目的在于利用机械的力量破坏玉米的结构,改变其颗粒形状和大小,使之符合工艺和成品的要求。脱胚与破糝是胚与胚乳分离的重要工序,因为在脱皮过程中只有一部分胚与胚乳分离,大部分仍结合在一起,经脱胚、破糝后能使胚进一步脱落。
对脱胚与破糝的要求是:玉米经破碎,应分成4-6瓣,粒形整齐;破碎后的混合物中,尽量减少整粒和接近整粒的大碎粒,并减少粉和小糝的数量;脱胚效率高,保持胚的完整,不过分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