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来自:
安徽捷迅光电技术有限公司,捷迅光电,色选机,大米色选机,光电色选机,CCD色选机,豆类色选机,杂粮色选机,茶叶色选机,葡萄干色选机,塑料色选机,脱水蔬菜色选机
发表时间:2010-8-7 点击次数:726 字号:
------------------------------------------------------------ 正文内容开始 ------------------------------------------------------------
一、消费总量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稻谷消费国,全国60%以上的人口以大米为主食。20世纪80年代以来,大米国内消费量经历了3个快速增长阶段:1980-1984 年,由9739万吨(吨)增至12478万吨;1988-1990年,由11837万吨增加到13253万吨;1994-1997年,由12223万吨增至13990万吨。1997年后,我国大米消费量略呈下降趋势,2005年消费量为13520万吨(折合稻谷18374万吨),2006年消费量为 12600万吨(折合稻谷1.8亿吨)。总的来说,我国大米消费趋势是稳中略降,年消费量在1.3-1.4亿吨之间(折稻谷1.85-1.96亿吨)波动,一般波幅不会超过1%。
二、消费构成
我国60%的人口以大米为主食,2005年以来稻谷国内消费量接近1.8亿吨,呈平稳略减趋势。稻谷消费主要有食用、饲料、工业、种用、损耗和出口,其中食用消费占约82%。
1、早籼稻的消费结构
早籼稻的用途较为广泛,包括口粮、饲料用粮、工业用粮(米粉、米线、啤酒、味精、制药等)、饲料用粮和种子用粮等。由于早籼稻的优质率不断提高,口感有所改进,生长期间病虫害、农药使用量都较中晚籼稻少得多,加上又比较"出饭",近年来早籼稻的消费仍以口粮为主。据国家粮油信息中心测算,2007年早籼稻口粮、饲料用粮、工业用粮、种子用粮的比例约67:24:7:2。从发展趋势上看,早籼稻口粮消费逐步减少,饲料用粮和工业用粮较快增长。
尽管早籼稻口粮消费比例较高,但只占稻谷口粮消费量的15%、占国内粮食口粮消费量的8%,早籼稻总消费量占稻谷消费量的18%、占国内粮食消费量的 6%,因此早籼稻在粮食作物中是一个较小的品种。但是,早籼稻在饲料用粮、特别是工业用粮方面在稻谷中具有行业代表性,其食用、饲料、工业消费分别占稻谷相应消费的15%、55%和92%。
目前,用早籼稻做原料的饲料加工企业非常少,早籼稻饲料用粮绝大多数为农民自留喂养家畜家禽。
与饲料用粮不同,工业用稻集中在早籼稻,一般把经过一定加工转化过程进行深加工的早籼稻称之为工业用粮,主要包括食品及副食酿造加工用粮(米粉、味精)和酿酒、制药及其他产品的深加工等。受早籼稻特性、成本及加工技术影响,目前工业用早籼稻加工量总体上逐步增长,但有些加工品种如味精等已被其他原料所取代。具体地说:
①、米粉
是目前早籼稻加工后的主要下游产品,发展前景广阔。米粉,又叫米线、河粉,是以早籼米为原料,经过浸泡、粉碎或磨浆、糊化、挤丝(或切条)等一系列工序制成的细条状或扁宽状的米制品,一般有湿米粉、保鲜米粉、方便米粉(米粉干)之分。作为南方特色食品之一的大众化消费产品,在南方的广西、湖南、湖北、江西、福建等地称为米粉;在云南、贵州四川等地称为米线;在江西有些地方又称为米缆;在广东一带叫做河粉。全国比较知名的是湖南常德米粉、广西桂林米粉、广东沙河粉、云南过桥米线、贵州肠旺粉。米粉干行业发展至今已经形成了很大的产业规模,行业年产值超过20亿元。主要集中在以"两湖"、"两广"为代表的中南地区以及云南、贵州为代表的西南地区,销售额占全国份额比较大。生产则主要集中在广东、广西、云南、贵州,湖南、湖北现在实际上还没有干方便米粉生产线在生产。有关资料显示,目前国内市场方便米粉与方便面的市场份额比例为1∶99,但就国内消费现状而言,食米与食面的消费群体各占一半。方便米粉是一种集营养、卫生、方便、保健、耐储存、价格低廉于一体的理想方便食品,并且具有方便面无法比拟的"饱肚不长肚"的优势,符合人们特别是中青年女性对美容、健康的追求,加上很多人吃腻了方便面,需要一种新产品替代它,方便米粉口感滑爽,因而其市场需求量呈逐年加快上升趋势。专家估计,三五年内,方便米粉至少能获得1/3方便食品的市场份额。方便米粉今后五年将进入一个快速成长阶段,市场销售收入将达到100亿元以上。
②、啤酒
是仅次于米粉的以早籼稻为原料的加工产品。早籼大米是啤酒生产中的辅助原料,传统工艺酿制啤酒主料是麦芽,其用量约占70%,辅料为大米,用量占30%。辅料主要为啤酒发酵提供廉价的浸出物,使啤酒获得较好的物理稳定性和透明度,使啤酒具有天然的芳香,并提高啤酒的生产能力和降低生产成本。
2007年,我国啤酒产量将突破4000万吨,需用大麦约400万吨,大米辅料约400万吨,合早籼稻米约600万吨(1吨普通啤酒需消耗 200公斤 大麦和大米,两者各占一半)。啤酒企业一般制定了严格的原料验收标准,除了规定必须对原辅材料的常规指标进行检测外,还将重金属、农药残留量等指标纳入检验范围,以确保原辅材料符合绿色食品的质量要求。
③、高麦芽糖浆
并进一步生产糖果和食品,是早籼稻极具发展潜力的一个消费发展方向。高麦芽糖浆(又称为白饴糖)是一种麦芽糖含量高、杂质少、熬温高的新型淀粉糖,早籼稻米做原料最好。由于高麦芽糖浆具有温和适中的甜度、良好的抗结晶性、抗氧化性、适中的粘度、良好的化学稳定性、冰点低等特性,故在饮料、糖果、罐头、面包、糕点、果酱、乳制品、医药等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可明显改善品质、提高质量、降低成本、延长保存期、调整成品口味,是蔗糖、甜菜等糖源的最佳替代品,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2、中晚籼稻消费
中、晚籼稻由于生长期较长,品质较好(特别是晚籼稻),主要用作口粮,中央和地方储备粮公司按最低收购价收购的中晚稻主要用于充实中央和地方储备,其他用途较少。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稻谷不同的消费形式呈现出不同的发展趋势:
①、大米的人均口粮消费呈下降趋势,但消费总量由于人口的自然增长而呈刚性,二者相抵,基本稳定。
②、工业用稻米消费有较大的潜力,但其用途目前还比较单一,而且作为酿酒的主要原料,其发展受到较大限制,基本保持平稳增长。
③、饲料消费略有下降。饲料用稻主要集中在早、中稻,但近两年来由于籼稻价格上涨和政策托底,致使农民和饲料企业减少了早籼稻饲料用量,消费量难有大的增加。但稻米用作饲料,最具发展潜力。原因是玉米价格上涨,大量陈化稻处理,一些饲料企业用价格较低的早籼稻替代玉米做原料。预计稻米饲料消费年均增长在10%以上,饲料消费约占总消费量的6%左右。
④、种子用量变化不大,损耗呈逐年减少趋势。种子和损耗数量占的比重较小,但刚性较强,今后随着技术进步将呈缓慢减少态势。
3、粳稻消费
粳稻有口粮、种子和损耗三项消费,没有饲料和工业消费。近年来我国粳稻需求量逐年增长,尤其是东北大米,以其色泽晶莹、口感好、饭味香受到青睐,现在不仅东北、华北、京津沪、江浙大部分地区消费者愿意吃东北大米,就连广东、福建、云南、陕西、新疆等地的大中城市也出现了这种趋向。
三、消费特征
1、我国稻米消费保持基本稳定
一般认为我国稻谷消费平均在1.8-1.9亿吨之间,近几年也出现一些明显变化:第一,人均口粮消费量减少。第二,大米口粮消费趋向高档,包括农村居民也是如此。第三,农村 "三留粮"大幅减少,饲料、种子粮几乎不留。由于外出人员增加多、人均消费减少,口粮留量有所下降,因此商品率增加。但由于我国食用大米的人口有所增加,以及用于饲料消费及工业消费的数量增加,总的消费量保持缓慢增长的趋势。
2、稻米消费占粮食消费的比重大
目前,我国每年消费稻谷约1.9-1.93亿吨,占粮食消费量的35%左右,人均占用稻谷 151公斤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虽然人均口粮消费逐渐减少,尤其在城镇和经济发达的农村,但因我国人口的刚性增加和饲料用量的增加,今后若干年内我国稻米消费将呈现微幅增长、年际间小幅波动的趋势。
3、口粮消费范围广、比重大
西方国家以小麦消费为主,稻米只作为替代品和补充品。而我国不同,稻米是城乡居民最主要的口粮。稻米消费中口粮占87%,人均每年食用稻米 9l 公斤,除西北、华北大部分地区外,稻米是我国60%人口的主食,约占城乡居民口粮消费的65%。
4、南方消费比重大
从地区分布看,南方水稻主产区13个省份的稻米销费量,占消费总量的90%左右。目前南方稻区人均年消费稻米 160公斤 左右,而北方稻区为 18公斤 左右。居民食用稻米占粮食比重最高的是湖南省,约占93%。
5、农村消费比重大
目前,在全国稻米消费总量中,农村居民消费约占80%,城市居民约占20%;农村居民人均年消费稻米在 93公斤 左右,城镇居民为 52公斤 左右。尤其在南方稻区,农村居民每年人均消费稻米高达 185公斤 ,城市居民在 87公斤 左右。
6、不同品种消费区域差别大
籼稻主产区为籼米的主要消费区,长江流域以南地区稻米消费多以籼米为主,长江流域以北地区稻米消费多以粳米为主,东北、华北、西北是粳米消费的主要地区,而南方省份中江苏、浙江、湖北和四川是粳米产量和消费量都较高的地区,上海也是南方粳米的主要消费地。
7、不同类型的稻米品种、品质、食用口味方面相差比较大
稻米品质相差比较大,籼稻与粳稻,早稻与中稻、晚稻,普通稻与优质稻各不相同;从食用口味而言,稻米则有籼、粳、糯,软、硬、香之差别。
8、籼稻在不同省份供需状况不同
籼稻的主产省不仅本身就是销区,也是主要的外调省份。而广东、浙江、福建、上海、江苏等沿海省市由于产不足需,需要大量调进籼稻米(也有部分粳稻米),由此形成了我国籼稻米的大量跨区域流通,江西、两湖、安徽籼稻主产区与长三角及珠三角形成了相对稳定的购销关系。
四、消费的近期变化
1、北方消费增长快
目前,我国北方稻米消费增长比南方快,稻米消费区域逐渐由南向北扩展。一些地方居民过去只吃面食,如今也增加了稻米的消费。
2、农村居民在外消费增长快
1995年至目前,农村居民在外人均消费稻米从 1.1公斤 增加到 7.7公斤 以上,占口粮比重由12%增加到82%以上;城镇居民在外人均消费稻米从 5.4公斤 增加到 7公斤 以上,比重从83%增加到135%以上。
3、粳米及特种米消费增长快
上世纪90年代开始,优质稻米消费逐步替代一般品质和劣质的稻米消费。特别是近年来,我国城乡居民尤其是长江中下游地区以及上海、江苏和浙江居民的稻米消费,出现由籼米向粳米转变的趋势,广东、广西等地的粳米消费也不断扩大。有关研究表明,农民收入每增加10%,粳米需求量就增加1.38%,糯米、黑米、紫米及特种稻米等增加1.02%,杂交米增加0.99%,而籼米则下降1.16%。
4、低收人人群消费增长快
据有关资料统计,稻米需求的收入弹性随居民收入的提高而下降。高收入人群,稻米消费量在减少,而低收入人群,稻米消费量却不断增长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近年来早籼稻品种有很大改善,品质不断提高,加工技术不断改进,使得早籼稻需求发生明显变化,早籼稻需求悄然升温:
①、多样化和专用性
②、早籼稻米消费市场大,消费需求较强
口粮比较稳定,学生、民工、低收入的城镇居民、打工者以及快餐行业等消费群体
各级储备粮需求
生产配米
出口用粮
③、早籼稻消费出现新的增长点
食品工业等转化用粮成为新的增长点
蒸谷米、发芽糙米等成为早籼稻的新出路
④、常规早籼稻受青睐,消费需求强于供给
具体:
①、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消费习惯的逐步改变,近年来普通早稻米在口粮消费中的比重不断下降,优质早籼米外观、口感有所提高,直接作为口粮的份量明显增加,与中晚籼稻的替代性很强。如江西南昌地区优质稻播面和产量约占40%,其中"禾盛10号"这一品种,外观、口观、品质均可与晚稻媲美,且施药少,农药残留低,深受消费者喜爱。"禾盛10号"稻谷市场收购价最高达90元/百斤,占南昌市早稻总产量的25%。
②、食品工业等转化用粮和饲料用粮保持快速增长。由于早籼稻所含淀粉特性,其食品及工业用途越来越广,需求年年增加。用早籼米酿制啤酒、黄酒,制作味精和粉干,是目前转化早籼米的有效途径。国家对酿酒降低增殖税征收,促使早籼稻米酿造转化加快,米粉米线、味精等用粮也保持平稳增长态势。特别是粉干制作,由于其他品种的稻米粘性太强不能制作粉干,只有早籼米的特性非常适合制作粉干,具有不可替代性。而粉干在我国的需求非常大,且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需求也在不断增加,尤其是下半年的销量更大。可以说早籼米的需求依然较强,这也是许多米厂加工早籼米的主要销路之一。同时,早籼稻作为饲料粮的比例增加。玉米价格居高不下,导致农民饲料用粮主要是普通稻谷,饲喂用量有所增加。由于早稻加工出来的细糠价格相对较高,而且便于保管,受到部分饲料企业青睐,从而也使得加工企业对早稻货源的需求增大。
③、常规早籼稻受青睐,消费需求强于供给。近年来由于优质早稻播种面积增加,有相当一部分早籼稻转入口粮市场,造成工业、饲料用常规早籼稻供给量减少,供求趋紧,价格走强的可能性极大。
④、随着加工技术的不断改进,蒸谷米成为早籼稻的新出路。2004年,中粮集团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组建中粮(江西)米业有限公司生产蒸谷米,以此应对南方早籼米在国内大米市场上竞争力不强的问题。蒸谷米又称半煮米,它是以稻谷为原料,经清理、浸泡、蒸煮、干燥等湿热处理后,再按常规稻谷加工方法生产的大米制品。蒸谷米在中东、欧美、非洲等市场很受欢迎,每年的贸易量占全球大米贸易量的五分之一,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蒸谷米主要原料为早籼稻,中粮蒸谷米项目的建成,为国内销售不畅的早籼稻找到了一条稳定的出路。项目投产后,江西米业每年需要稻谷40万吨,生产蒸谷米近20万吨,解决了当地6000多个自然村25万农民的稻谷销售难问题,带动了江西粮食产业,使当地农民成为了最大受益者。另外,部分加工企业以粒形相似的早籼米掺人优质晚籼米之中生产配合米销售。
⑤、随着各级储备粮规模的陆续到位、扩充和储备补库,对易于保管的新早籼稻的需求在不断上升。
⑥、农村"退耕还林"和济困补助粮多数用早籼稻米兑现,这也促使早籼稻米需求悄然升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