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X·10型榨油机原名叫95型榨油机。它是国内生产的一种小型榨油设备,已有近40年的历史。该机适用于压榨多种油料,如大豆、棉籽、油菜籽、玉米胚等。它具有以下一些特点 连续性生产,配套设备简单,机体矮小,操作方便,适宜于小规模生产。特别适用于农村乡镇企业和个体加工厂使用。
一、ZX·10型榨油机结构
ZX·l0型榨油机由进料装置、螺旋轴、榨笼、机架、机座和传动机构等部件组成。
(一)进料装置
进料装置主要包括存料斗、进料斗和拨料杆等部件。
存料斗是由铁板卷制成的圆筒和铸件锥体通过螺钉连接而成。锥体上有观察孔,下料口处装有插板,以调节下料量的大小。
铸件进料斗位于存料斗下部,装有带动拨料杆的传动装置。下料口处也装有控制下料量划咐插板。
拨料杆用圆钢制成,焊有4根拨料翅。下部还装有压料螺旋,用平键与拨料杆套接牢。
(二)螺旋轴
螺旋轴又称榨螺轴,是螺旋榨油机的主要部件之一。它是由榨轴、榨螺、锁紧螺母、挡圈、调节螺栓和紧定螺母等零件组成。
1.榨轴
榨轴又称心轴,是装配榨螺的高强度零件,其表面硬度为HRC24—28o。
榨轴左端有键槽,以装配大齿轮。且轴可在大齿轮轮心内作水平的轴向移动,以调节出饼厚度。
榨轴的中部开有一条长键槽,从左至右顺次装配有挡圈和7节榨螺。再向右,榨轴上有一段长80毫米的左旋螺纹,规格为M48×3,用以套上锁紧螺母,固定榨螺使之不作轴向移动。
榨轴右端的轴颈,由调节螺栓内两端的两个轴套与之配合,并支撑其旋转。同时还套有滚动轴承,型号为8307,以承受轴向推力。
调节螺栓的功能是调节螺旋轴的轴向位置,以此调节抵饼圈和出饼圈之间的环形缝隙的宽度,控制出饼厚度。
2.榨螺
ZX·10型榨油机的榨螺是用优质碳素结构钢制成绕有一条螺纹筋的空心圆柱体零件。
ZX·10型榨油机共有7节榨螺。
ZX·10型榨油机榨螺的特点:顺着榨螺第1节至第7节的顺序,螺底直径逐渐增大,螺纹宽度逐渐加宽,螺距变小,螺纹高度降低。其中第4节榨螺没有螺纹,其长度为50毫米,外围顶峰前段长35毫米,其外围直径由90.5毫米逐渐增大到94.5毫米。外围顶峰后段长15毫米,其外围直径由94.5毫米逐渐缩小到80毫米。在中间处有一起伏,主要是造成二级压榨。第七节榨螺即抵饼圈,没有螺纹,其直径由94.5mm逐渐增大到106mm。该抵饼圈内有衬套,以平键与其相配合。而衬套再由平键与榨轴相配合。榨螺的每节长度也顺次逐渐减短,每节榨螺都是用平键与榨轴紧密配合的。
3.锁紧螺母和挡圈
锁紧螺母和挡圈都是用来固定榨螺的,以使榨螺不作轴向移动,且使每节榨螺之间配合紧密。
锁紧螺母为灰口铁铸件,内孔通过左旋螺纹与榨轴配合。它的外圆周上均布有四个插孔,供松紧锁紧螺母之用。装上4根打棒时,又可供碎饼之用。
挡圈外径85毫米,内径48毫米,厚度为20毫米。它除了起榨螺的固定作用外,还可起进入榨膛物料与齿轮箱之间的阻隔作用。
4.调节螺栓和紧定螺母
调节螺栓为灰口铁铸件,其作用是调节出饼厚度。外缘有长154毫米的左旋梯形螺纹,每转动一周,可调节出饼厚度0.4毫米。调节螺栓上面安装有4根扳动手柄,轴瓦处还有油杯。
紧定螺母的作用是将调节好螺旋轴轴向位置的调节螺栓固定于机架上;以防止榨铀在运转过程中自行移位,使出饼厚度保持工艺要求。紧定螺母用45号钢或球墨铸铁制造。
(三)榨笼
榨笼也是螺旋榨油机的主要部件之一。ZX·10型榨油机的榨笼包括以下零件:榨笼壳、榨条圈、榨条、出饼圈、压紧螺丝、接油盘和罩壳等。
1.榨笼壳
榨笼壳用球墨铸铁制成,分上、下两半块,两半块用10根螺栓固定为一体。一般检修时只拆卸上半块即可。下榨笼壳的一端与机架连接,另一端与齿轮箱连接。下榨笼壳内圆中间开有键槽,用沉头螺钉固定有平键,用以固定榨条圈和榨圈。
2.榨条及榨条圈
榨条用20号优质碳素结构钢制成,并经渗碳、淬火处理。
榨条装于榨条圈内,共16根,装成圆形。另外,还有一根锁紧榨条插入其间,使榨条结合紧密。
榨条圈用HT20-40灰月铁铸成。与榨圈接触的端面有径向油槽220条,其深度为0.4-0.7毫米。榨条圈外表面开有纵向键槽,它与榨笼壳通过平键配合。
3.榨圈
榨圈用20号优质碳素结构钢制成,并经渗队淬火处理。榨圈内圈加工成十条曲面锯齿,一个端面带有油槽。
ZX·10型榨油机榨圈内的十条曲面锯齿的作用,主要是使榨膛内形成不圆滑的曲面,以增大料胚在榨膛内的摩擦阻力和翻动能力。此外,榨圈内曲面踞齿的一端还有一部分锥面(即倒角),它起物料的缓冲过渡作用,各个榨圈的锥面位置不尽相同,有左侧,也有右侧的。只有7号榨圈内没有曲面锯齿。
ZX·10型榨油机的榨圈共14只,所有榨圈的外面均开有键槽,以与下榨笼壳中间的平键相配合,使之不随螺旋轴而转动。全部榨圈装配好后,圈内曲面锯齿是相互迭合的。
4.出饼圈与压紧螺丝
出饼圈系用20号优质碳素结构钢制成的钢圈,经过渗碳和淬火处理,长度为55毫米。它的外圆经过精加工,嵌入压紧螺丝之内,与抵饼圈相配合形成出饼间隙。
压紧螺丝的功能是压紧榨圈和榨条圈,使之不作轴向移动。其一端内圈与出饼圈相配合,外围是长度为45毫米的螺纹,以旋入榨笼壳出饼端的螺纹内,起到压紧作用。其另一端外圈钻有6个均匀的插孔,孔径为25.5,供装拆时插用。
此外,在榨笼壳外围还套有罩壳,用以防止因榨膛压力大而油渣飞溅。在榨笼壳的下面还配有接油盘,用来汇集榨膛内压榨出来的油脂。
(四)机架及机座
从前面总装图中可以看出,机架的外侧上部为调节螺栓的丝套,内侧与榨笼壳相联。机架用HT20-40铸成。机座用HTl5-33铸成,它的一端结合机架,另一端结合齿轮箱。
(五)传动机构
ZX·10型榨油机的传动系统。
三、ZX·10型榨油机的操作
(一)开车前的准备工作
(1)新榨机经过运输和存放,在使用前应经清理,擦除各处的防锈涂料,抽出螺旋轴,卸去上榨壳,用砂布将榨螺外表面和榨圈内表面打磨光洁。
(2)检查齿轮箱内润滑油位高低,不足时应添加机油或齿轮油,并对其他所有的润滑部位进行详细检查,加注润滑油。
(3)检查榨膛内是否有铁块等异物,用手盘动三角皮带轮,使榨轴转动八圈以上,检查有无卡阻,同时注意齿轮箱内齿轮啮合是否正常。
(4)检查并调整皮带张紧程度,太松皮带会打滑,降低传动效率,影响皮带使用寿命,太紧则会增加电动机轴的径向拉力,轴承容易发热烧坏。
(5)检查出饼口是否放松,如果太紧,突然下料会造成料胚堵塞,甚至因负荷过重发生设备事故。
(二)开车
1.开动电动机,一般空车运转15分钟观察空载电流是否正常(3A左右),电流过高
应停车检查后再开车。空运转时,还要注意齿轮箱内声音是否正常,各轴承部位和电动机是否发烫。
2.一切正常后,可将经过预处理的料胚投入榨膛。开始压榨时,料胚入榨温度可适当低些,含水分可高些。下料量不宜过猛,否则榨膛容易堵塞,甚至不出油。
3.随着榨膛温度升高,入榨料胚可逐渐增加,料胚水分也可逐渐降低,入榨温度逐渐提高。
4.旋转调节螺拴,慢慢将饼的厚度调薄,到出油正常后,将紧定螺母旋紧,榨机进入正常运转阶段,然后再将原先榨出的含油较多的碎饼逐渐均匀地掺入料胚中蒸炒压榨。
5.正常运转后必须保持下料均匀,切勿过多过少,否则将影响出油率和榨油机的寿命。一般控制饼厚在4-5mm,入榨温度110-120℃(对菜籽而言),入榨水分在2-3.5%左右(菜籽),具体可按油料品种不同进行调节。
6.注意电流表读数,一般正常运转时,电流为14-16A,超过时,说明压力增大,负荷加重;突然增高,说明榨膛堵塞,应立即停止进料,待安培数下降至正常后再恢复进料,一下子降不下来,应立即停车;若发现安培数过低,说明供料不足,压力不够,要使下料充分均匀,才能恢复正常。
7.注意出饼情况。正常时,饼呈瓦片状,一面光滑,一面有很多小裂纹,落下很快变硬。如果入榨水分过高,则饼松软无力;如果入榨水分过低,则饼不成形,而粉末较多,色泽较深,并带有焦味。
8.观察出油情况。正常运转时的出油位置一般大部分集中在榨条圈处(米糠除外),靠近榨条圈的几个榨圈也有少量油流出,且油很清。如果入榨料胚水分过高或过低,则出油位置会向出饼方向后移,而且油中泡沫增多或油较为混浊,饼中残油也就增高。
9.观察出渣情况。正常运转时榨圈之间一般很少出渣,如果入榨料胚水分过高,则在靠近榨条处有片状渣流出;如果入榨料胚水分过低,则在靠近出饼端几个榨圈处有粉状或丝状渣流出。
(三)停车
1.正常停车前,应停止进料,放松出饼口,然后喂入少量油饼或生料胚,将榨膛内的熟料胚顶出后方可停车,这样做可防止熟料胚在榨膛内结硬,避免榨轴扭断,榨笼炸裂等重大事故。
2.因突然停电等情况造成的紧急停车,应先切断电源,再采取人工方法盘车,待榨膛内料胚全部盘出,方可重新开车,否则时间一长就必须拆车。
四、维护保养要点
1.经常注意各运动件有无异常,检查紧固件是否牢固,各润滑部位供油是否充足。
2.及时调换磨蚀零件。
3.经常揩拭榨机,保持整机清洁。
4.定期检修,一般每月小检修一次,半年中检修一次,每年大检修一次。在中检修时应及时调换齿轮箱内的润滑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