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炒设备有湿润蒸炒设备和土法蒸炒设备两类。前者主要是立式层式蒸炒锅,有三层、四层、五层的。后者有圆筒炒锅等。此外,还有用于直接浸出油料预处理的烘干设备。以下分别予以介绍。
一、立式五层蒸炒锅
(一)结构
立式五层蒸炒锅由锅体、湿润装置、搅拌装置、自动料门;加热系统管路、排气管、传动装置及底座等部件构成,其结构见图4—4,以下分部件进行介绍。
图4-4 立式五层蒸炒锅的结构
1-锅体2-直接蒸气喷管3-自动料门4-出料门5-钢性联轴器
6-减速器7-弹性联轴器8-电动机9-排气管10-检修门
1.锅体
锅体由锅壁、加热边夹套和底夹套、检修门等零部件组成。在底层夹套内,为防止蒸气短路还装有蒸汽导向隔板。
锅体规格有直径为φ1000、φ1200、φ1500、φ1800、φ2100毫米等几种。锅体层数有三、四、五层儿种。常用的都是五层。每层结构大体相同,只是底层边壁开有出料口,并装有出料活门。其他各层都有下料口。
2.湿润装置
湿润方式有喷气、喷水和水气兼喷几种。
喷气是在第一层锅体中心轴上端通入蒸气,顺搅拌轴而下,经该层搅拌叶背后的焊贴管壁上的排气孔眼喷出,混入料胚中达到湿润目的。
焊贴管上排气孔孔径为2.0-2. 4毫米。另一种喷气方法,是在本层锅体内壁贴近底板处装置一圈喷气管,喷气进行湿润。但此法易形成堆料死角,积料易焦化,因而并不可取。
喷水可装置莲篷头,均匀洒入第一层锅体的料胚面层。也可在输送设备中预先喷水,湿润后再进入第一层锅体。
水气兼喷时,可将水管气管联通喷入,使之既均匀又成为热水,其湿润效果较好。
3.搅拌装置
搅拌装置由中心轴、搅拌叶等零件构成。搅拌叶转速25-35转/分。上下各层锅体内的一对搅拌叶方位系错开装置,使其负荷均匀。
4.自动料门
在锅体出料口下方,衔接装置有料胚流入下层锅体的自动料门。
料门用钢板制成弧形,通过支撑板和锅壁通孔套于转轴上。该转轴同时套有弧形的配重拖板。它与弧形料门成一定角度,当下层锅体料位高度不足或无料时,拖板自动下垂,料门开后,呈接受来料状态。当下层锅体料层逐渐升高后,随着料层在搅拌叶搅拌旋转时的周期蠕动,使与料胚面层接触的拖板也相应浮动,并随料层升高逐渐抬高,逐渐使料门关小,直至完全关闭。自动料门即如此起到自动控制进料量的作用。
锅体内部料门所处开关大小程度以及锅体内料层高度,都由与料门转轴联在一起的锅体外壁指针的摆动情况反映出来。
料门和拖板的共同转轴由两根半轴组成,目的是使下料畅流、减少阻挡。里半轴通过焊于锅底的支撑板悬挂。
5.传动装置
立式蒸炒锅的传动装置由电动机、减速器和传动轴构成。电动机的转轴通过弹性联轴器与减速器的输入轴相联。减速器的输出轴通过钢性联轴器与装置搅拌叶的搅拌轴相联,以此带动搅拌叶旋转。通常搅拌叶的转速为30转/分左右。
6.排气管
蒸炒锅各层锅体都装置有斜向排气支管,支管与锅体接管用法兰联接。文管上装有插板调以调节锅内的蒸气排放量。各支管再汇集到一根直立的排气总管。此管上部装接同口径的管路直穿过屋顶排空。
(二)工作过程
立式五层蒸炒锅工作时,生胚进入第一层锅体,被湿润装置喷出的直接蒸气湿润。随着搅拌使湿润均匀。湿润料胚经自动料门落入蒸胚层,在搅拌中受到间接蒸气加热,为利于蒸胚,插板紧闭。蒸后物料经自动料门落入炒胚层后,继续受到间接蒸气加热,此间抽开插板排放蒸气,使水分逐渐减少,最后料胚从底层出料口排出。
(三)产品系列
立式蒸炒锅的部分产品系列见表4-3。
(四)立式蒸炒锅的操作
1.开车前检查各层锅体,清除杂物,然后将料门调整到所要求的位置。料门调整的方法是:根据各层装料的高度(一般一至三层为容积的80%左右,其余各层为容积的40%左右),将料门拖板抬到此位置(稍偏低一点),并使下料门正好将下料口全部封死,然后将料门摆杆上的顶丝顶紧即可。料门调整后,将各层下料门固定关闭。
2.开启电动机,进行空车运转,运转正常后方能进行投料。
3.投料前,先开启各冷凝水阀门,再慢慢开启各进汽阀门,排出冷凝水至锅底发热,然后开始投料。当第一层锅的料层达到预定高度后,即开启该层的下料门,把料胚慢慢送到第二层,依上述方法逐层放料至最底层锅体为止。检查最底层锅体内料胚的温度和水分,如达到工艺要求,即可开始出料。
4.在操作过程中,应注意调节直接蒸汽和间接蒸汽的压力及排汽阀门的大小,以控制锅内料胚的温度和水分,使其达到工艺要求。
5.停车时,先停止进料,将各层料胚放空,同时关闭进汽阀门,最后关电动机停车。
6.因故障发生紧急停车时,应立即关闭电动机,停止投料,关闭进汽阀门,然后将锅内料胚全部从检修门清出。检修完毕后,再按开车顺序重新开车进料。
(三)维护保养要点
1.立式蒸炒锅必须在最高蒸汽压力(一般表压为0·5MPa)内进行生产。进蒸缸蒸汽管路中应装置安全阀(限压阀)。
2.对搅拌装置、自动料门和减速器应经常检查,以保证可靠工作。
3.轴承和减速器的润滑油需要及时添加,使用一段时间后要予以更换。主轴轴承由于在高温下工作,每班应加注润滑油一次。
(四)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见表4-4)
表4-4 立式蒸炒锅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
二、其他蒸炒设备
(一)平板烘干机
油料经预处理后制成的料胚,根据制油工艺的不同,有的用作压榨或预榨,有的则用作直接浸出。
用作直接浸出的料胚,在预处理后期需要通过干燥工序进行处理。除了立式蒸炒锅可用作烘干设备以外,还有专用的烘干设备。以下介绍一种油脂工厂较常见的链式蒸气烘干机,又称平扳烘干机。
1.结构
平板烘干机由机架、加热片、挡料板、张紧装置、进料斗、排潮气罩、进气管、冷凝水排出管、传动机构、观察门等部件组成。其结构如图4-8所示。
从图4-8中可以看出传动机构的传动过程,电动机带动减速器,减速器输出轴带动底部链条轴,该轴通过链轮链条带动中部轴,中部轴再带动上部轴。进料斗内的喂料辊由减速器输出轴带动。
2.工作过程
平板烘干机工作时,加热片内通入0.5MPa的蒸气(或导热油),生胚片从进料斗投入,落于第一层加热片端头,随刮板拖进过程中接受加热。料胚运行至第一层末端时,即落入第二层加热片上,返回拖行中继续受到加热。再运行至第二层末端时,料胚继而落入第三层加热片,如此,相继经过第四、五、六层加热片的加热处理。最后,经干燥处理后的料胚落入出口处的螺旋输送机,被送出机外。
从图4-8中可以看出,拖载料胚的链条刮板来回运载,无空载。各层烘出的水分,汇入上部排气罩排出。料胚经干燥后,一般可降低水分4个百分点左右。
3.产品系列
链式蒸气烘干机的部分产品系列见表4-5。
表4-5 链式蒸气烘干机部分产品系列
4.平板烘干机的操作
(1)开车前,清除机内杂物及积料,检查各部件是否完好,检查各进、排汽管接头是否完好;检查润滑系统,保证润滑油充足;调整链条刮板的松紧程度,以在链条长度中部用手提起高度为50-8Omm为宜。
(2)点动试车,检查周围挡料板、接料板等,不得阻碍链条刮板运行;空载运行,检查运行是否平稳,链条啮合是否正常,有无异常声音,若有异常情况要停车检查。
(3)空载运行正常后,慢慢开启加热介质进口阀门进行预热,开始流量可少一些,同时观察加热介质管道有无渗漏现象。如无异常情况,即可进料开始负载运行。
(4)烘干机正常工作时,料斗中应有一定量的存料,下料要保持均匀,使烘干板上的料胚厚度在40-8Omm左右,大料出料要保持平衡,以不溢料不缺料满足工艺需要为度。
(5)正常运行中,要加强检查,防止刮板链条在光轮上跑偏,防止杆状物掉入机内,损坏刮板链条。
(6)烘干机在停车前,应先停止进料,当刮板链条将料胚从烘干板上刮干净后,即可停车,同时关闭加热介质进口阀。这样,可防止停车后余热将料胚烘焦变质。
5.维护保养要点
(1)平板烘干机属于一类低压换热器,应按国家劳动部 《压力容器安全监察规程》中的有关规定进行使用、管理和维护保养,当烘干机板壁厚腐蚀到一定程度时,烘干板应报劳动部门复查。
(2)烘干机必须定期检查,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外部检查,两年至少进行一次全面检查。
(3)压力表、安全阀应定期检验,每年至少检查一次,经检验合格的压力表、安全阀应有铅封和检验合格证;经检验不合格或没有铅封的压力表、安全阀等不准使用。
(4)烘干机长期不用时,应将烘干板中的存水(用水蒸汽作加热介质时)排净。再用时应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规程》的规定进行检查。
(5)烘干机的机械部分至少半年保养一次,传动部分在运行时发出异常声音要立即停机检查处理。
(6)摆线针轮减速机在工作初期要注意润滑油的清洁卫生,三个月检查一下油质,半年更换一次润滑油。
(四)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见表4-6。
表4-6 平板烘干机的常见故跪及处理方法
故障现象 |
故障原因 |
处理方法 |
运动时发出异常声音 |
1.传动部分润滑不好 2.刮板与烘干板相碰 |
1.查明原因,立即加注润滑油 2.适当调整刮板链条的张紧程度 |
经处理的料胚温度、水分达不到工艺要求 |
1.料胚流量过大,在平板上厚度太厚 2.加热介质的温度及流量未达到要求 3.供干机保温不好或排汽不畅 |
1.适当控制料胚流量及厚度 2.适当提高加热介质的温度及流量,保证传热效果 3.做好烘干机的保温及排汽工作 |
出供干机料胚有焦味 |
1.链条刮板磨损,致使烘干板上积料过多 2.加热介质温度过高 3.烘干板积垢严重,传热不均匀 |
1.调整链条刮板的张力,更换已磨损的链条刮板 2.适当降低加热介质的漫度3.定期清理供干板,保证传热均匀 |
(二)圆筒炒锅
圆筒炒锅是一种卧式炒锅,它是与小型榨油机配套的炒籽设备。这种设备的主体为纺锤形的转筒,内筒壁上焊有斜向翅片,转动时可翻动炒料。由于翅片具有方向性。反向转动则可全部卸出炒料。通常将其转筒安装于炉膛内,用直接火加热。并装置有反顺电机开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