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浸出花生油为原料,采用花生油精炼工艺生产花生一级油。该工艺精炼得率高,可供油脂生产企业在选择精炼工艺时参考。 关键词:花生一级油;花生油精炼;工艺流程 花生油所含脂肪酸与其他油脂不同,饱和脂肪酸中6%~7%是C20以上的脂肪酸,决定了其性质与其他油脂不同。以浸出花生油为原料来生产花生一级油,采用花生油精炼工艺,可提高花生油的精炼得率,达到增加企业经济效益的目的。现将其工艺过程及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介绍,以供参考。 1 加工工艺 1.1 物理精炼工艺流程 热水 真空系统 白土 蒸汽 ↓ ↓ ↓ ↓ 浸出花生油→过滤→脱胶→真空干燥→脱色→脱臭→花生一级油 ↓ ↓ ↓ ↓ 杂质 胶质 废白土 馏出物→四级蒸汽喷射泵 1.2 工艺说明 1.2.1 去除杂质 为了降低花生油精炼损耗,提高花生油在精炼过程中的得率,浸出花生油必须首先进行去除杂质的处理。一般采用毛油过滤器去除杂质,把浸出花生油含杂量控制在0.2%以下,从而可提高脱胶工段的效率。 1.2.2 脱胶 采用间歇式工艺,将花生毛油预热到80~85℃,加水量根据毛油中胶质含量而定,一般为胶质含量的3~5倍,水温在85~90℃(高于油温5℃)。加水在40~60 m in内完成,加水过程中伴随60~70 r/m in的搅拌,加水完毕后继续搅拌3~5m in,静置沉淀2~4 h。取样
进行化验,280℃加热试验有微量析出物视为水化合格,进入下道工序。 12.3 真空干燥 将脱胶后的花生清油升温至125~135℃,进入真空干燥器进行脱水处理,脱水时间为20~30 min,脱水后的油含水量小于0.1%(毛油经水化脱胶之后,油中含有0.3%~0.5%的水分,会影响脱色工段的白土吸附能力)。 12.4 脱色 在花生油脱色过程中,除了脱除油脂中的色素改善油品的外观外,还可以吸附除去黄曲霉毒素和微量金属、磷脂等胶质,甚至还可以吸附某些臭味物质,多环芳烃和残留农药等,从而保证油品的质量,有利于提高油品的稳定性。白土加入量一般为油重的0.3%~1.5%(白土加入量视油品的质量而定)。脱色时间控制在30 min左右,脱色温度控制在120℃左右。 12.5 脱臭 将脱色花生油进脱臭塔时的油温控制在250~270℃,在直接蒸汽喷射下,将游离脂肪酸、酮、醛和其他杂质从油中除去,热脱色作用也同时发生,色素物被裂解并从油中蒸馏出来。脱臭真空度(绝对压力)控制在266 Pa左右,脱臭时间2 h左右。 2 物理精炼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2.1 脱胶花生油中的磷脂含量 脱胶花生油中的磷脂含量过高,会增加花生油在物理精炼中白土用量,影响脱色油的过滤;会造成加热设备及脱臭塔结焦,影响传热效果;会造成成品油回色,影响成品油的质量。 2.2 真空度 真空度是影响物理精炼的一个重要因素。脂肪酸的沸点随着绝对压力
的降低而降低,要想尽可能多地蒸出游离脂肪酸就应该在尽可能低的绝对压力下进行。 2.3 温度 温度也是影响物理精炼的一个重要因素。温度越高脂肪酸挥发能力越强,但是温度过高又是有害的。通常油脂的脱臭温度控制在230~270℃之间,脱臭温度不宜超过280℃,温度过高会加剧部分油脂水解,增加蒸馏损耗;增加生育酚、甾醇的挥发量,降低成品油的营养价值和氧化稳定性;增加反式酸生成的可能性[1]。 2.4 直接蒸汽喷射量 直接蒸汽喷射量是影响物理精炼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在一定真空度和温度下,只有在直接蒸汽作用下将油层分得越薄,油层翻动越厉害,游离脂肪酸才越容易被蒸馏出来。 3 结束语 采用花生油精炼工艺生产花生一级油,其中性油损耗低,提高了花生油的精炼得率,从而达到增加企业经济效益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