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品包装标准现状及对策分析
来源:环球粮机网发布时间:2015-02-21 12:17:44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格局的逐步形成,整个国际贸易呈现自由化的趋势,世界各国,特别是美、日、澳等发达国家,为了保护本国农业市场,限制国外农产品进口,制定了一系列繁多的标准、法规。而其中一项重要的措施就是利用包装与标签设置技术壁垒[1]。虽然我国在国家标准局的组织下,果品定量包装标准的数量和技术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但并不健全,指标偏低,通用性差。这就需要我们充分了解国内外果品包装标准现状,加快我国果品包装标准的研究和制定,健全包装技术标准,真正与国际接轨。 1国内外果品包装标准现状 1.1国外果品包装标准现状 在果品包装标准化领域,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和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AC)是两个重要的国际标准化组织;联合国/欧洲经济委员会(NU/ECE)是推行果品标准化历史最悠久的区域组织;美国主要成员国及日本等国家在这方面积累了丰富而实用的经验。这些组织和国家在果品标准体系以及运行机制和监督管理体系的建设和运行方面具有明显的先进性,其果品标准种类繁多,精细严格,更新及时,对国际果品的贸易有着重大的影响。 1.1.1国际化标准组织(ISO) ISO(International Standardization Organization.即国际标准化组织)是世界上最大并且最权威的负责标准制定的国际机构。我国是ISO成员国。它所制定的标准被世界上许多国家采用,是国际贸易中所依据的主要标准。 ISO中第34技术委员会(TC34)是专门负责农产品的技术委员会,下设13个分技术委员会(SC)。其中,SC3和SC14分技术委员会与果品标准的制定有关。SC14已制定4l项有关鲜果、干果和果干的标准,主要涉及“桃、鲜食葡萄、李子、欧洲越橘、蓝巷、草莓、杏”的冷藏运输、术语、产品规格和包装等14个方面[2]。目前ISO在农业标准化方面的工作,将根据国际贸易发展的需要,向扩大国际标准数量和提高标准质量的纵深方向发展,特别着重基础性的标准研究工作,其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就是“根据农产品食品包装材料、运输工具和生产过程的特点,改进包装、贮运标准化工作。” 1.1.2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AC) 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 Codex Alimentarv Cornrnission.简称CAC)是世界上唯一的政府间协调国际食品标准法规的国际组织,主要负责实施FAO/WHO联合食品标准计划。CAC标准体系中有CAC/RCP44-1995国际推荐新鲜水果蔬菜包装标准和运输操作规程和CAC/GL35-1985果蔬包装介质指南(组成和标签)。果蔬是易腐产品,其包装有一些通用技术要求,比较适合制定通用技术标准,为避免标准数量过多和雷同,CAC中没有制定各种新鲜果蔬包装、标识方面的专用标准[3]。 1.1.3联合国/欧洲经济委员会(NUIECE) UN/E CE始建于1947年,是联合国五大地区性组织之一。NU/ECE通过的《新鲜或冷冻水果、蔬菜国际运输包装标准化协议》对于国际贸易中水果、蔬菜包装的设计、制作、检验等环节做了详细的规定,限制标准化包装的规格和强度。NU/E CE标准规定严格、细致、统一,包括标准的格式与描述等,不仅具有较高的技术性,同时包含很强的经济性[4]。使得我们在应用时能够从标准规定的层面,进一步理解果品品质的提高和产品包装标准的规范是实现产品增值的重要环节。 1.1.4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 OECD)推行的《水果与蔬菜采用国际标准方案》,促进了国际水果和蔬菜质量、检验、包装、标签等方面的标准化[5]。OECD制定了水果蔬菜统一的检验证书并对蔬菜包装上的标签作了统一规定,为使各国检验机构的工作人员具体、统一、清楚地理解标准,OECD对检验人员进行培训并制定水果蔬菜标准地解释手册,配有大量的彩色照片,制定多种颜色比色表作为参考指南,供检验人员参考。《新鲜或冷冻水果、蔬菜国际运输包装标准化协议》对国际贸易中蔬菜水果地包装的设计、制作、检验等环节作了详细地规定,限制标准化包装的大小和强度规格[6]。 1.2国内果品包装标准现状 我国果品的包装标准多包含于果品标准的相关条款中,规定了果品包装材料选用的范围、种类,包装结构的尺寸,贮藏运输时的要求等等。而我国果品标准的制定工作起步较晚,大量标准的制定是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的,经过30余年的努力,取得了可喜成绩,基本形成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四级体系。国家标准由国家质检总局发布:行业标准分散在六个行业制定发布,即林业(LY)、农业(NY)、商检【SN)、商业(SB)、供销(GH)、轻I(QB)。对于果品标准而言,农业行标占行业标准的大部分:地方标准由各省、市、自治区、直辖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企业标准由企业制定已发布的国标、行标和地标中有关包装贮运的标准数量:国家标准15个、行业标准7个、地方标准14个、国、行标计划项目31个[7][8]。 国家标准采用国际标准的比例较高,行业和地方标准的采标率低。近年来由于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大量发布,相对于国标来说,行标和地标的标龄总体较短。无论国标、行标或地标,都是由强制性标准和推荐性标准组成的。 果品标准化的实施需要有果品质量认证体系来监督和管理,从而保证果品标准化的实施[9]。目前我国国内的果品质量认证主要有有机食品.绿色食品和无公害食品三个等级。 2我国果品包装标准存在的问题 2.1标准分类比较混乱 从全国范围内分析,果品包装标准存在的突出问题不是数量问题,而是标准的重复制定和标准制定的水平问题。表l是目前国内包含包装条款的苹果标准。 我国标准制定工作一直是多口管理,对于果品标准的制定机构有地方质量技术监督局、农业部、商业部、国家质检总局等多个部门。出于行业意识的差别和要求的不同造成了标准之间协调性、配套性差,甚至有的互相矛盾和严重抵触[10]。如GB10651-89《鲜苹果》相关包装条款规定:“采后在常温下短期贮存或计划发运的苹果,可采用纸箱、木箱、塑料箱或条筐包装。”而NY/T268-1995《绿色食品苹果》中相关包装条款规定:“包装材料主要为纸箱。所用的箱板、隔板、蜂窝状隔板、果垫、包装纸(或其他)及其印色、胶水、封箱胶纸等应清洁、无毒。箱体两端留气孔4~6个,直径l5mm左右。”数量和种类如此多的标准,导致果品包装内容多样,而且有很多的重复性,指导性不足,不利于果品的流通。 2.2标准水平不高 2.2.1果品包装条款技术要求不明确 标准的技术水平主要表现在技术要求是否明确,技术指标是否合理等方面。但在己发布实施的果品标准中,有些标准在这方面仍有缺陷,许多技术要求不明确。如GB/T10650-1989《鲜梨》中相关包装条款规定:“包裹纸:须清洁完整、质地细软。薄而半透明。具有适当韧性,以及抗潮和透气性能,大小适当,可将果实包紧包严。”这种不明确的果品包装标准,导致目前果品市场包装质量低劣,同时使包装产品质量的监督检验无法进行。 2.2.2技术要求指标偏低 我国果品种类多样、营养丰富,但是由于相当数量的果品包装标准技术要求还比较落后,包装贮运的标准内容所占分额很少,有的标准中甚至没有相应的要求。如许多果品的包装结构尺寸不合理,在集装化过程中,空间利用率偏低;水果采收后仍然是一个活的生命体,仍在进行一系列的生命活动,但是我国果品包装标准大部分都没有关于水果保鲜的条款,致使我国果品的贮藏能力占总产量不到20%,每年果品在流通过程中有200/~25%的果品腐烂,给水果的销售带来困难。果品的实价远远低于先进果品包装国家的同类产品。 2.2.3标准指标设置不合理 国家标准标龄很高,某些标准指标设置不合理。比如GB/T13607-92《苹果、柑橘包装》,明确具体的规定了苹果、柑橘包装材料、瓦楞纸板、包装容器等要求,在箱纸板性能中规定了纸箱的定量300g/m2、320g/m2、360g/m2,根据包装绿色化和减量化发展目标,对于同等重量商品,这些指标在实际生产中是很少用到,因为低定量即可满足要求。所以建议制定标准时多与实际生产相结合,使标准更加实用。 2.3采标率很低,未及时与国际接轨 在制定果品标准时考虑国内因素多,与国际市场接轨的少,引用国际标准的速度不快。据统计我国蔬菜、水果、茶叶等十大类农产品的采标率只有10.6%,其中水果标准采用ISO标准的只有23项,而等同采用的0[10]。总体分析,对引用或者参照采用国际标准考虑不多,现有的国家标准与国际标准有相当大的差距。 2.4标龄过长,修订更新不及时 近年来随着农业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的大量发布,相对国家标准来说,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的标龄总体较短,国家标准的标龄较长[11]。这些反映出国家标准修订更新的速度不及时。这就导致了标准不能充分、有效地指导我国果品的包装,不能为我国果品的出口提供包装技术保证,也不能在国际贸易上打破技术壁垒,有效地保护我国果品和水果生产者的权益和地位。 2.5标准的制定与实施相脱节 我国自实施果品标准化以来,标准与市场、流通结合不紧密,很多被束之高阁,没有通过有效途径和方式向果农普及,存在重制定轻实施的现象[12],致使在流通领域果品的包装五花八门。 3我国果品包装标准对策分析 3.1统一管理各类标准,提高各项标准间的协调性 应根据中国目前现有的果品标准混乱的情况,统筹组织制定和完善包括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的各类标准,实行分类指导,分级负责,尽快落实制定标准的单位。 3.2提高果品包装标准的通用性 提高果品包装标准的通用性,有利于打破行业壁垒、地区壁垒、部门壁垒和国际贸易壁垒,推动行业的发展,建立行业与行业的沟通和联系桥梁,促进行业管理的发展,形成一个有机的、互相作用的体系,促进我国果品包装事业的发展[13]。我国在果品包装方面的通用标准比较缺乏,效仿CAC的作法,避免标准数量过多,应制定果品包装的通用技术要求,具体到各种水果的包装和标识,应根据上述通用标准操作规程和指南的要求进行,以促进果品的出口。 3.3完善果品标准、提高标准质量 首先,在制定标准时,国家要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而对果品标准化工作给予大力支持,加大标准化的资金投入,这样标准化管理部门才能引进并利用高级技术人才为标准化服务,这样才能研究出优秀、高质量的标准,合理地设置技术指标,为果品包装提供技术指导。 其次,要适时适当修改标准。随着果品生产技术的不断提高和市场需求的多样化及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改善,1日的标准会逐渐显示出它的不适应性,对其进行修改和完善显得尤为迫切。在日本,农业标准每相隔五年便要修订一次[14],修改内容完全根据农业生产和市场需求进行,我国也可以采用定期修改的方式,完善果品标准内容,及时淘汰不适宜的标准。 3.4与国际接轨,增强我国果品的竞争力 为提高我国果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应积极采用国外先进标准,健全和完善质量认证制度,推进我国果品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