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量包装商品计量存在的问题分析及对策
来源:环球粮机网发布时间:2015-02-06 17:30:06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定量包装商品越来越多的出现在我们生活中,方便了我们的生活同时,关系到民生的计量越来越受到的国家的重视。 《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规定》 的颁布实施对规范定量包装商品市场秩序、 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起到了很好的保障作用。 然而定量包装商品缺斤短两的现象却仍时有发生,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扰乱了市场秩序。
1 首先我们对当前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存在的问题作如下分析
1 .1 计量法制意识淡薄
现场计量管理水平差,不少小型企业计量法制意识不强,生产规模小,计量基础相对薄弱,对 《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规定》 知之甚少,特别是对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的允许偏差、 净含量标注的法制要求缺乏了解,甚至有个别企业把产品包装都控制在负偏差的范围内,认为产品在负偏差范围内就是合格产品的错误观念。
1 .2 人员素质低,操作不规范
许多中小型企业的包装工人均为雇佣人员,流动性大、 责任心不强,不严格按照JJF 1070—2005 《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检验规则》 进行抽样检测、 判定,不正确操作、 使用计量器具,一些技术人员对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概念不清,总重量与净含量的界限不清,还有一些工人为了省事,根本不去皮,直接称重打包。
1 .3 计量器具配备不合理
有些企业计量器具没有遵循量值传递的基本原则,不按周期检定,超期使用相当严重,检测定量包装仪器设备相对陈旧落后,配备的计量设备的量程和准确度不能满足称量要求,这都是造成定量包装商品不合格的重要原因。
1 .4 为追求盈利,故意违规操作
极个别销售商与生产商窜通,故意短称少量,一方面蒙骗消费者,另一方面又可降低价格出售,利用价格优势占领市场。如:标注为25千克的大米,故意只装24.5千克,而以低于市场价价格出售。 这种违法行为时有发生,严重破坏和扰乱了市场秩序,必须严厉查处。
1 .5 流通领域管理不严
市场抽查发现:各大中型商场、 超市对产品质量非常重视,对假冒伪劣商品把关较严;而对缺称少量这一最为普通的问题,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 大部分企业缺少必要的商品净含量计量检测手段,对商品净含量没有专门的进货把关制度。 这反映出各商业企业缺乏对 《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 等有关法律法规的学习和认识,流通领域缺少有关的规范措施和执法力度。 商品是经过市场流通实现其价值的,流通领域管理不严,就有了不合格定量包装产品的生存空间。 因此,加强流通领域的计量管理,是杜绝定量包装商品短称少量行为的必要措施。
2 关于商品定量包装计量存在问题对策
2 .1 加强宣传,提高全社会的计量法制意识
自觉规范商品定量包装计量行为,营造浓厚的社会监督氛围,在电视台组织商品定量包装知识访谈,曝光典型的计量违法行为,让计量法律、 法规进入千家万户,唤起广大消费者对定量包装商品的关注意识。 与此同时,分期分批举办定量包装商品知识培训班,使企业的计量管理人员和商品销售人员全面了解定量包装检验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