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有如此实力雄厚的各个产业链布局,当中粮董事长宁高宁宣称要将公司整体上市时,问题也随之而来,怎么个整体上市法?
近日,中粮集团董事长宁高宁在洛桑举行的《金融时报》2015年大宗商品(5275.34,147.280,2.87%)全球峰会上表示,希望与2014年收购的荷兰尼德拉和来宝农业两海外公司整合并达到协同效应,未来相关业务将整合成一家“全球性农业公司”。
宁高宁强调,希望与尼德拉和来宝农业整合并达到协同效应,连接农产品产区和销区,买全球,卖全球,打造一家拥有国际化人才、符合国际标准和产业链支撑的全球化公司。
宁高宁表示,这些业务未来将整合成一家“全球性农业公司”。据他表示,IPO将有助于实现这一目标,但整合尚需时日。他并没有给出潜在上市的时间表。
一位熟悉中粮的人士对表示,整体上市的说法,在中粮内部不是第一次提出,宁高宁想将中粮打造成ADM、Bunge一样的世界级大公司,这个计划能不能获得国资委的认可,有一定变数,短期付诸实施的可能性不大。
粮油产品在中国有很强的敏感性。除了大豆等少数农产品,稻谷、小麦、玉米、食糖的进出口由政府进行宏观调控,以保证中国农产品自给自足,避免国内农业过度受到国际市场冲击。以玉米为例,根据美国农业部的数据,2012-2013市场年度和2013-2014市场年度,中国分别进口了270万吨和328万吨的玉米,但是实际上国际市场玉米价格远低于中国。
中国玉米价格2013年底攀升至约2250元/吨,比美国玉米高出约1250元/吨。但是中国对玉米进口进行配额管理,一年进口额度不到1000万吨,因此尽管国外玉米很便宜,并没有大量进入中国。
中粮在中国小麦进出口总额中占比100%,在中国玉米出口总额中占比为50%。根据中国海关的统计,中粮也是中国最大的大米出口商,出口量占全国大米出口量约74.6%。市场人士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正是因为农产品的敏感性,国资委能否同意中粮集团进行整体上市,有很大不确定性。即便中粮能够获得政策许可整体上市,要想在国际农产品市场大展拳脚,也还是面临障碍。
不过中粮集团确实有上市的必要性。
近年来,中粮集团频频进行业务整合,在国内、国外大动作不断,对资金的需求旺盛。
2014年2月,中粮集团收购荷兰农产品及大宗商品贸易集团尼德拉的部分股权。4月,收购香港农产品、能源产品、金属矿产品全球供应链管理公司来宝集团旗下的来宝农业的部分股权,与来宝的交易,中粮集团斥资约30亿美元更多相关信息,还请您继续关注我们的官方网站,环球粮机网:http://www.worldl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