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小品种油脂的高不饱和性,其油料在加工过程中容易氧化变质,使营养成分流失和活性物质受到破坏,另外常规的油脂精炼工艺还易使小品种油脂特有的香味损失。针对这些问题,需要采取特殊的加工方法。近几年,我院开展了小品种油料制油工艺方面的研究开发,进行了几个小品种油料制油厂的工艺设计,并取得了满意的效果。其中包括在国内小品种植物油行业趋于领先地位的辽宁某特种营养油脂基地建设项目,该公司的产品有月见草油、琉璃苣油、南瓜籽油、亚麻籽油、紫苏油、共轭亚油酸、GLA40、GLA70、沙棘籽油等。通过这些项目的设计和实践,积累了一定的经验。针对小品种油料制油品种多、规模小、不饱和程度高、易氧化等特点,介绍几点工艺优化设计的建议,供大家参考。
1、小品种油脂典型加工工艺过程
几种小品种油脂典型加工工艺过程见表1。
2、关键加工过程
2.1 预处理工段
小品种油料一般产量不大,预处理工段与常规油料的预处理工段基本相同,一般通过计量,振动筛除杂,去石机和磁选器进行清理,清理后的油料进入下一工段。但是加工厂根据市场需求和原料生产季节的不同往往交替加工多种原料,各种原料在大小、形状、容重方面有较大差异,因此预处理设备的配置要兼顾多种原料以适应生产需要,如振动筛可根据不同品种的油料大小配置多种网孔形状和规格的筛面,以便生产时灵活应用。
2.2榨油工段
为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要和应对市场变化,根据原料品质,榨油工段可设置常规榨油和冷榨两种工艺。有些需要保证产品有浓郁香气的需采取常规榨油工艺,如南瓜籽油、芝麻油等。富含多不饱和脂肪酸和微量活性成分的小品种油脂,为了防止氧化变质多采取冷榨工艺。
目前,国内榨油机主要有立式液压榨油机、卧式液压榨油机、螺旋榨油机、螺旋榨油机改造机等。立式液压榨油机的特点是结构比较简单,操作使用方便。由于是间歇操作,装卸饼劳动强度大,因此仅适合小型榨油厂使用。卧式液压榨油机适用于软质高油分油料的制浆连续成型压榨,如可可仁、芝麻、花生仁的压榨。这种卧式液压榨油机的特点是饼块横置,流油通畅,清渣和卸饼自动化。螺旋榨油机是目前国内主要的榨油设备,分为单级、双级以及一次压榨、预榨、冷榨和小型榨油机多种形式。特点是连续化生产,单机处理量大,劳动强度低,出油率高,应用广泛。螺旋榨油机改造机是指在冷榨机的榨膛外加冷却循环水,以进一步提高冷榨油的品质。在榨油机的选择上,需要根据不同油料品种、不同规模和产品的不同要求选择不同的压榨机。常规榨油一般选用螺旋榨油机,冷榨可选择立式液压榨油机、卧式液压榨油机、螺旋冷榨机或加冷却水的螺旋榨油机。
用于冷榨制油和低温精炼的原料,对酸值、过氧化值、霉变率及农药残留等指标应有更严格的要求。采用冷榨工艺生产出来的油具有纯天然特性,避免了高温加工产生反式脂肪酸、油脂聚合物等有害物质的可能;保留了油中的生理活性物质,如维生素E、甾醇、γ-亚麻酸及功能性食品色素等有益物质。冷榨工艺中料坯不经高温蒸炒,进料温度在65℃以下,油温也在65℃以下,压榨饼的温度70℃左右,残油约8%。对于某些小品种油料,如核桃、杏仁等,其冷榨饼中蛋白破坏程度小,可进一步加工利用。
2.3 浸出工段
通过冷榨工段得到的冷榨饼残油一般在8%左右,小品种油脂价值较高,为了避免浪费,需要将饼中的残油尽可能地提取出来。因此,对于冷榨饼多通过浸出工段得到浸出毛油,对于某些蛋白附加值高的冷榨饼,还需要采取低温浸出工艺。
2.4 精炼工段
精炼工段根据生产的连续性可分为连续精炼和间歇精炼两种,根据工艺不同可分为全精炼和低温精炼。一般来说,对于规模相对较大,原料来源稳定的油料,适合采用全连续精炼生产线。规模小、品种多的小品种油脂适合采用间歇式生产线。常规压榨毛油和浸出毛油一般需要采用全精炼工艺,有些油脂还需要脱蜡,如亚麻籽油、茶籽油等。冷榨毛油需要低温精炼。因此,精炼工段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
低温精炼避免了冷榨毛油与酸碱等化学物质接触,避免了二次污染,保持了油品的纯天然特性,并且低温精炼降低了各种营养成分的分解与流失,保留了油品固有的香味,油的色泽不因精炼而变深,通过低温精炼可以得到高品质的小品种成品油。
低温精炼一般包括脱胶、脱水、过滤等工序。这些工序是为了脱除毛油中的胶体杂质,提高毛油质量,延长产品的货架期。脱胶一般采用低温或中温水化工艺,为避免油脂高温下的氧化等,在该工段也可添加活性炭吸附。活性炭主要用来吸附毛油中的残留农药、多环芳烃类物质,还可脱除毛油的涩味、苦味且达到一定的脱色效果,保证产品质量。以这种方式进行的脱胶和活性炭吸附,设备采用常规的炼油锅。该工段过滤一般选用板框过滤机,板框过滤机过滤效果好,含渣量低,如在油茶籽毛油过滤中,采用板框过滤机的毛油含渣量一般在0.1%以下。低温精炼可采取添加饼粉吸附脱水工艺,另外为进一步脱除毛油中的水分,还可采取闪蒸脱水,闪蒸脱水时真空度高、时间短,不会破坏小品种油脂中的功能性成分。目前,还有采用超速离心机的脱水工艺,这种脱水工艺可使水分降至产品的要求水分之下。
对于小品种浸出毛油,必须采取全连续精炼工艺才能达到质量要求。小品种浸出毛油的精炼与常规的全连续精炼工艺与设备基本相同,针对小品种油脂的特性,做了以下改进。首先,为了防止小品种油脂中的某些功能性脂肪酸受到破坏,脱臭塔的脱臭温度一般控制在200℃以下,通过保证高真空度等达到脱臭要求。另外,在小品种油脂脱色工艺中可以采用活性炭代替白土,活性炭不仅有很好的脱色效果,还可吸附多环芳烃和残留农药等物质,也避免了白土的土腥味,提高了精炼油的质量。
小品种油脂的品种多、规模小。为了便于清洗并及时更换油品,在设计中要注意设备的容量不宜过大,尤其是罐类设备,可适当增加数量,多做中间储罐;小品种油脂的精炼车间应设置CIP自动清洗系统。另外为了保证油品质量,应在油品储罐等处设置充氮保护,以防油品与氧气长时间接触而产生氧化变质。
2.5 小包装车间
以前,GMP只是针对药品生产要求的,目前GMP不仅在药品生产企业中推行,在食品、化妆品等多种行业中也是严格推行的。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的日趋重视,一些小品种油厂已开始进行GMP认证。因此,小包装车间一般建议按GMP标准设计。小包装车间设立不同的功能房间,并且设置为洁净区。小包装车间的产品灌装采取充氮灌装,实践证明充氮灌装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包装形式,对于保证小品种油脂的质量,延长其货架期十分有效。
植物油中添加的抗氧化剂可分为天然和合成两类。天然抗氧化剂包括生育酚、阿魏酸、茶多酚和迷迭香等,合成抗氧化剂包括BHA(叔丁基羟基茴香醚)、BHT(叔丁基羟基甲苯)、TBHQ(特丁基对苯二酚)等。小品种油脂价值高,功能性成分和生理活性成分含量高,为了保证产品的天然性,一般不考虑添加化学合成的抗氧化剂,建议添加维生素E、谷维素等天然、高效的抗氧化剂。
3、结束语
我国小品种油料制油发展相对落后。小品种油料加工规模小、品种多,因此目前作坊式的加工厂普遍存在,工艺落后,机械化程度低。在我国,进行这类生产工艺的规模化、规范化生产的设计实例很少。我们针对小品种油脂的特性进行了相关研究并通过小品种油料制油厂的设计积累了初步经验。在设计过程中还有很多值得探讨和改进的地方,需要多方面的共同努力,需要与原料及产品特性、国内外市场、工业化程度等相结合,以做好小品种油料的开发利用。